北京同天视地空间技术公司副总经理王泉在“北京首届空间信息产业论坛”上的报告
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我的题目是“全球及中国对地观测产业与服务的发展方向和思考”,我把比较朴素的想法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这篇报告中主要阐述三方面问题:一、高分辨率卫星这些年发展的特点。二、我们认为这一、两年来是高分辨率卫星迅速发展从产业化形成初具规模的转折点。三、精细服务和一体化服务是未来的主流趋势。精细服务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根据用户的应用特点提供数据产品;第二从以前被动式的服务转向主动式服务;第三从数据产品转向数据服务。
一、高分辨率卫星发展特点
这张表列出了从1999年到2008年10年期间国外主要的高分辨率卫星发射情况,从原来的1米到0.41米,包括计划在2012年发展的下一代卫星,地面分辨率可以到0.25米。其中还没有列出中国自己的资源卫星等情况。我们认为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卫星资源越来越多;二是卫星的星座化初步成熟。
二、这一、两年来是高分辨率卫星迅速发展从产业化形成初具规模的转折点
从整个高分辨率卫星发展特点来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单景覆盖范围越来越大;信息量越来越大分辨率越来越高;响应时间越来越短;采集模式灵活、重访周期短、存档数据急速增加。1999年IKONOS11×11米,目前是15× 15米,地面分辨率0.41米,Geo- Eye-1全色融合35万平方公里数据/天。第二个特点就是提供星座化,使卫星具有更短的响应时间,这是由四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可以对同一地区在常规情况下实现一天一次的数据获取,再一个比较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一天两次的数据获取。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比如发生战争或者大的灾害时候,可以每三小时获取一次数据,由于采用多种数据模式和星座化组合方式,目前一旦卫星到位之后,可以每隔48分钟获取一部数据。第三个特点。卫星采集数据的模式越来越灵活多样,从最广泛的刚铺式到推草式,现在已经实现跨轨道的网速和双轨道网速扫描和单体点装扫描等等,新一代卫星都具有更多、更好、更灵活的数据采集模式。综合以上特点之后就会导致一个问题,我们的存档数据越来越丰富。这张图就是目前全球范围内IKONOS和OrbView-3的存档数据,全球陆地面积大约1.5亿平方公里。第四个特点,定位精度越来越高,从原来的绝对定位精度,就是没有经过地面校正的精度,从100米、50米、20米,一直到今天的Geo-Eye-1可以达到3米定位精度,在没有地面控制点参与下,可以满足1:1万测图要求,如果有比较好的控制点,按照指标推算,可以满足1:5千的测图要求。第五个特点,卫星上面仪器设备和卫星传感器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使得我们对卫星数据校正时候的地面控制点越来越好,我举一个例子,在西部测图当中,对IKONOS数据原则上每景只需要布设一个地面控制点就可以了。
三、精细服务和一体化的服务是未来的主流
不同学者专家对精细化服务都有不同理解,我自己总结了一下:一是多种传感器技术为同一个用户服务,二是在传感器方面提供更高空间分辨率和同时提供更高时间分辨率的数据;三是根据用户的应用特点提供产品;四是我们服务于用户,从被动方式转向主动方式。对于一个相同用户来讲,他为了完成自己的项目,他可能需要各个方面不同传感器、不同平台提供给他的数据。RapidEye卫星幅宽70公里,每天可以覆盖达到4百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同时每天可以对地球任何一点成像,五个波段分别是:蓝色、绿色、红色、经红外、红边,红边波段非常适合于监测植被状态和监测生长异常的测试,以中国为例,如果RapiDEye能够正常工作,理论上每15天就可以把中国覆盖一遍,对农作物生长和环境监测都非常有用。精细化服务第二个特点,根据用户的应用特点提供数据产品,我说一个农业估产抽样检测例子,比如我在全国选出200个县,每个县周围选出80-90个采样点,要求这些采样点是离散分布,均匀分布在主要的产粮区,并且每个采样点范围并不大,比如要求最小一百公里或者五十平方公里,有时候要求最小达到两百平方公里,对于非常离散的抽样测样又没办法向用户提供合适的数据,第二个特点就是我们应该根据现有能力向用户提供多尺度、多时相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定制组合,还可以向用户提供不同级别的增值产品。精细化服务还有一个最大特点,要从被动式满足用户要求向主动提供服务转变,我举三个例子:汶川地震、溢油监测、服务奥运。
5.12地震之后,我们在5月13号向灾区提供了第一景和第二景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灾后一周之内获取的雷达数据,灾区面积大概24万平方公里,从5月28号开始逐步覆盖这些区域,截止到6月15号覆盖了98%面积。除了常规的遥感卫星数据之外,我们也向灾区提供基于LiDAR的数据处理。唐家山堰塞湖高呈模型。以上数据都是以最快速度在用户没有订单情况下直接向用户提供的,我们认为这是主动提供服务的模式之一。第二个项目就是青岛奥帆赛对浒苔的监测,刚开始被发现时候是6月28号Modis数据上显示的,这是29号数据情况,从28号到7月8号一共提供了7景不同数据,6月28号22:08分获取了第二景影像,我们可以看到经过48分钟,知道浒苔大致走向,通过比较,可以得出浒苔漂移方向和速度,经过计算大约25厘米/秒,经过影像比较,可以得出当前船的运行方向以及船速,这就是卫星星座提供的能力,非常快速反应,并且具有非常强的交付能力。当时有一景图像是14:41分获取,11:33分的时候下载成功,13:20时候数据已经在线。我们拍摄其他区域时候我们突然发现这个地方有溢油,我们会主动把数据提供给相关部门。
一体化,我们认为一体化服务是向用户提供空间、数据以及数据加工和解决方案,同时要做到从产品销售转向数据服务。在一体化当中数据是基础,我们为什么能够向用户提供很丰富的数据呢?类似于P5这种数据,我们是主动接收的,我们跟二十一世纪公司有密切合作,对于过境的P5数据不管有没有订单我们全部收下来,我们也在探讨一些新卫星本地化接收模式。不管有没有订单,这是从2006年开始我们接受P5数据覆盖范围图。我们认为用户对遥感影像需求不断增加,实际上用户需要的不是数据本身,需要的是数据上所提供的信息,会逐渐变成从拥有数据产品到使用数据产品,从过去订单式服务到主动式服务,到未来用户只是利用数据所提供的数据。
东方道迩总公司在中关村,除了提供数据之外,还提供数据加工服务,并且我们有自主的大规模的自动化航空航天数据处理系统,整个辽宁省P5数据在20天之内全部做完了,东方道迩在中国有分支机构之外,目前在全球很多地方还有分支机构,我们也在探讨国内遥感数据在全球市场的应用和服务。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现场速记整理,可能存在疏漏,敬请谅解!)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