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对于高精地图领域是不同寻常的一年,终极落地应用场景自动驾驶遭遇寒潮,不管是传统车厂、一级供应商,还是互联网科技企业以及初创企业,都在释放明确的信息,自动驾驶的目标没那么容易实现。
另一方面,国内高精地图测绘资质在审批上的逐步放开则让不少车厂和初创企业蠢蠢欲动。自动驾驶面临的技术难题让厂商们头疼,高精度地图厂商则要思考着如何在可靠成本的前提下进行地图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后期的动态更新,当然还有终极目标,商业化落地。
如果说,自动驾驶在去年交出的答卷失望的成分更大一些,那么高精度地图可能是相反的情况,各家在按计划进行道路的数据采集,众包模式成为行业内共识,也已有商业化订单的落地,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糟。不过仍处在起步阶段的高精度地图也着实受到了资本寒冬带来的影响,融资投资活动减少,人员缩减等都在表明过程没有我们想得那么顺利。
泰伯网整理了过去一年高精度地图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中或许能看出高精度地图在去年交出了一份什么样的答卷。
01
高精度地图资质审批加快,竞争提速
过去两年,有许多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门降低准入门槛,放宽高精度地图的测绘资质审批。不管是刚进入该领域的高精度地图初创企业,还是拥有雄厚资本的科技公司和车厂,抑或是想要分一杯羹的外资图商,想要要国内开展真正的高精度地图业务,导航电子地图的甲级资质永远是他们面临的第一道坎。
目前国内拥有该资质的企业有18家,不过从2017年10月算起,已经有滴滴旗下滴图科技、Momenta初速度、中海庭和宽凳科技四家企业新获得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甲级资质。和之前几年相比,在数量和审批速度上都有明显的增多和加快。
此前自然资源部地信管理司巡视员马赟就高精度地图资质问题在接受泰伯网采访时表示,现阶段自动驾驶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高精度地图是自动驾驶的关键性环节。把资质更进一步放开,是为了让更多企业进入这个领域竞争,成比较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进而促进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
从相关部门的表态中我们可以看到,接下来资质问题并不会成为高精度地图发展的障碍。
02
OneMap联盟成立,打造统一标准
去年5月,HERE、四维图新、日本IPC/Pioneer、韩国SK电讯多家数字地图制造商宣布共同成立OneMap联盟,从2020年开始向行业提供统一标准的高精度地图产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