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欧洲咨询公司:中国正成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主要力量

统计显示,去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3835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市场规模3085亿美元,成为航天领域经济贡献的主力军。

  国际权威卫星市场咨询和分析机构——欧洲咨询公司5日在北京发布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全球航天产业态势,分析未来市场用户需求,研判卫星服务业的发展前景。报告认为,未来五年,全球商业航天将保持持续增长;已形成全产业链的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势态良好,中国正成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主要力量。

  今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40年来,中国航天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中国探月工程不断突破,北斗导航工程进入了全球组网,遥感卫星走向业务化运行,通信卫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12月5日于北京召开的第六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上,欧洲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科姆表示,中国正成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两周前,我们刚刚发布《中国航天产业报告》。我认为中国航天产业发展非常快,科技创新和发射卫星数量、卫星行业生态系统发展迅猛。另外,国际合作方面,中国与很多国家宇航局有很多合作,国际化越来越快。与此同时,中国年青一代对航空航天产业的关注和潜力令人印象深刻。”

  近年来,中国政府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航天事业,中国商业航天近年来蓬勃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业态多元、民营企业迭起,已构建起商业航天的全产业链,形成良好发展生态循环。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何星表示:“传统航天企业、初创的新锐公司和紧抓市场机遇的资本方纷纷支持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国内商业航天企业几乎覆盖了卫星设计研制、火箭研制发射到卫星在轨运营及商业化应用的全产业链。低轨移动通信、遥感卫星星座、导航增强系统等商业航天重大工程的实施正在成为牵引产业发展的龙头,促进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

  统计显示,去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3835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市场规模3085亿美元,成为航天领域经济贡献的主力军。

  欧洲咨询公司在当天的论坛上发布《卫星服务前景展望》报告披露,全球政府部门的航天投资,超过80%来自美、中、俄、日、欧盟等五个航天大国及地区,主要投资领域为载人航天、对地观测、运载火箭、空间科学与探索、通信和导航。相对于近年来政府部门航天投资的紧缩,全球商业航天则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这份报告认为,未来,全球航天技术与服务的创新步伐仍将继续,新的商业模式将助推行业间的互联,

  将进一步推进航天行业生态系统的变革。欧洲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科姆建议,在此背景下,中国商业航天将由目前专注国内市场,逐步走向国际市场。“中国商业航天刚刚起步,有很好的前景,为了加速中国私营航天企业增长,可以积极寻求国际伙伴,开拓国际市场。在欧美、俄罗斯和日本市场,与政府投资相比,商业航天也有可以更快发展的优势,对中国来说也是如此。”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东风汽车获首张网约车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