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整合原国土等8个部、委、局的规划编制和资源管理职能,组建自然资源部。截止2018年11月11日,我国31个省份的省级机构改革方案已全部获中央批复同意。目前,各省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正式步入省级机构改革全面实施阶段。在机构设置上,各省份在总体与中央保持一致的基础上,也因地制宜、体现了当地特色,规划和自然资源行业发展迎来了新变化。
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机构改革
名称及职能分析
1
重庆、上海、天津三直辖市,成立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其特点是在保留原规划职能行政主管部门的基础上,合并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国土资源管理职责,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水利局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农业委员会的草原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
2
北京市成立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其特点是在保留原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职能的基础上,合并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的职责,以及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水务局、园林绿化局的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
3
海南省成立自然资源和规划厅
其特点是在原国土资源厅、省规划委员会职能的基础上,合并农业厅、林业厅、水务厅的自然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将海洋管理职责与渔业厅的海洋经济、海洋自然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等整合。
4
广东、广西、福建、安徽、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辽宁、山东、宁夏等大部分省区成立自然资源厅。
其特点是整合原国土资源厅职责,以及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的水、草原、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以及海洋与渔业厅的海洋资源管理职责等。
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机构改革
特 性 分 析
1
管理职能更宽泛
机构改革调整后,相关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涵盖了水资源、土地、矿产、农业、林业、海洋等自然资源以及环境保护、规划测绘等多个领域的多种职能,将陆地、海洋自然资源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实现国土空间管制与自然资源配置的有效衔接。尤其是在土地资源管控领域,完善了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用途管制、国土生态修复、土地资源保护等职能。
2
统一行使管理职能
自然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土空间具有唯一性,无序的开采和规则是对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的极大浪费。合理的机构改革,可综合协调自然资源、国土空间、经济社会、产业布局、人口集聚趋势,以“三区三线”为空间规划载体,合理保护、开发利用、优化整合各类自然资源、空间管制,形成协调一致的自然资源和空间管控。
3
构建空间管理新秩序
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的成立,通过有效引导资源、空间要素重新配置,构建具有稳定、协调的资源空间秩序,正确认识、承认、尊重和遵守自然资源、国土空间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约束性、权威性的地位和作用;实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土空间优化开发。
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机构改革
启 示
1
多重职能、并重互补。
通过部门优化重构,以自然资源、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依据,基于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协调国土空间规划,涵盖区域资源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促进自然资源及国土空间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2
统一标准、加强监管。
统一制定自然资源调查、评价、分类、测绘标准,强化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形成产权明晰、界限分明和严谨有效的自然资源确权等级制度;加强国土空间“多规合一”、用途管制;促进资产管理和督查监管。
3
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根据本地实际特征和需求,明确部门管理权限、领域和职责,深化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对职责任务相同相近的事业单位予以整合,提升服务能力和技术支撑。
4
创新机制、促进融合。
在自然资源管控的基础上,打破国土空间上的多头规划权和治理权,逐渐形成事权清晰、管理严格、规划科学的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体系,为遵守底线、严格管控、科学规划、持续利用、高效审批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31省份机构改革聚焦:"特色部门"齐亮相 .2018.
[2] 《中国土地》杂志微信公众号“中国土地”.从自然资源部的组建看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 .2018.
[3] 海外网.新设部门自然资源部:掌握巨大职能统筹各类规划 .2018.
[4] 董祚继.中国水网.自然资源部职能的实践基础、理论根据和法理逻辑 .2018.
[5] 张恒.经济观察网.自然资源部问世:八部门职能整合更多责任和空间 .2018.
[6] 徐莹.新闻中心.关于空间规划职能整合到自然资源部的问题及建议 .2018.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