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地图作为移动互联网流量的主要入口之一,是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我们不仅看到苹果、谷歌、微软等国际巨头不断加码,也看到腾讯、百度、高德等国内企业不停的跑马圈地。国内为数不多拥有甲级测绘资质的图商,一时间成为巨头争相抢夺的香饽饽。
不曾想几年后又一次触动地图行业思考与变革的,除了互联网巨头、科技类公司,还有车厂。过去一年,自动驾驶被炒得火热,已然成为汽车厂商比拼未来的新维度!与此同时,高精度地图作为部署自动驾驶的重要环节也被送上了风口。
汽车厂商对高精地图的渴求,为地图服务商和致力在该领域创业的公司创造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商机。与此同时,技术壁垒、商业模式、政策法规的准入等问题,也带来诸多挑战。
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的必争之地
高精度地图作为自动驾驶的基础环节,不仅在自动驾驶的前期起到整体规划的作用,相关技术的发展也可以降低单个车辆需处理的数据量和数据复杂程度,成为汽车厂商推动自动驾驶量产化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它还是部署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的核心要素之一,未来作为自动驾驶汽车的核心组件,或许能为厂商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事实上,争夺战已经在各大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中展开。各家图商、互联网公司纷纷与车厂合作,以期在高精度地图的争夺中获得主导权。
资本新宠儿
如果说移动互联的兴起,为互联网地图带来的是第一次风口,那自动驾驶将不仅是汽车产业变革转型的突破口,也必将推动地图领域的变革。
其实消费级地图的商业模式一直是投资者和创业者共同关心的话题。纵观国内市场,无论是百度、高德还是滴滴、摩拜,都为互联网地图在出行服务中赋予了很多功能和无限可能。而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功能强大的传感器来视察周围的环境,也需要先进的软件来思考和作出决策。所以,谁拥有可供车辆阅读的、最详尽且最广泛的动态地图,谁就可能拥有数以亿计的资产。
如今,各大传统地图厂商、科技类公司、车厂均在积极推进高精度地图的研发。与此同时,许多高精度地图领域的初创企业也紧随其后,在海外DeepMap、Civil Maps、Lvl5等纷纷拿到投资;国内的极奥科技、宽凳科技也分别拿到软银中国和IDG的投资。过去一年,我们还看到英伟达和百度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深度合作,Intel和上汽以及四维图新的合作,对于地图行业来说,风口似乎又来了。
壁垒能否跑赢时间?
与传统的数字地图不同,自动驾驶所需要的地图准确性更高,使用过程中的实时更新和易用性也更具挑战。
传统的激光测量车,造价昂贵,且专业性强。采集回来的数据,还要进行后续的剥离处理。识别、分类、提取等过程虽然自动化程度已经很高,但仍然需要人工修复和检查。
此外,众包也成为未来高精度地图采集和优化的重要方式之一。2017年我们已经看到不少图商与科技类公司、车厂抱团探路,毕竟在识别、自动化,以及与AI等技术的融合上,还有很多技术痛点需要攻克。这些不仅体现在初期,还将贯穿于整个自动驾驶的服务过程。未来汽车回传的数据或许是高精度地图最大的数据源。
任何一个新领域都有诸多壁垒。对初创企业而言,速度即生存,所以商业模式的探索极为重要。对传统图商,缺的不是互联网基础,而是互联网的“玩法”。
过去几年,地图导航领域的争夺近乎白热化。地图厂商更多的是思考如何扩大入口,毕竟历尽千辛才摆脱了导航工具属性,升级为出行平台。
但高精度地图的兴起,或许将把它们拽回到“对车的服务”。当然,随着各种传感器数据的完善,以及人工智能的成熟,高精地图还可能为缓解交通、降低污染、节约能耗等智慧城市服务提供智力支撑。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