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机器人逃跑,2016年爆发的人工智能受到各界关注,人脑与机器人脑的较量不止于围棋、不止于电视节目,更将被实实在在地体现到各行各业,其中也包括保险业。
据俄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9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对彼尔姆市进行工作访问期间参观了技术园区,并见到了一个名为Promobot的机器人,该机器人因多次试图从试验场“逃跑”而出名。
2016年6月该机器人逃离试验场跑到郊区的大街上,在电力耗尽之前行使了大概50米。
Promobot公司的服务机器人可以担任万能助手、管理员和人群密集点助手的角色,其功能包括沟通、识别、并扩散宣传材料。公司负责人表示,该产品最主要的优势是高度的智能、庞大的俄英中三语语音库。他还指出:“除此之外,它的身份识别能力更优,能判断性别、年龄、心情、并且能提供识别对象的统计数据。”
机器人来了
越来越多的险企开始应用智能科技,并开启智能服务时代。包括平安保险、泰康在线、太平洋保险、弘康人寿、安邦人寿、富德生命等在内的多家险企已将智能科技引入到公司业务上,包括智能核保、智能保全、智能客服等环节以及智能考勤等日常经营管理中。
随着技术的成熟,IT部门的技术人员发现,人工智能不仅可替代大量代理人,同时也可提高流程效率。这些流程中可通过集成人脸识别、OCR、指纹识别、语音识别等AI技术,用于业务办理与投保信息的录入。
与此同时,还能通过用人工智能去提升营销的精准度,减少沟通时的误判和销售误导。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保险业在使用机器人方面在以下四方面可以跟进:
1、改进客户体验方面。比如,使用聊天机器人在线解答、事故在线责定损等方面迎合客户需求;
2、风险评估和核心业务承保方面。比如,如何利用技术工具来帮助客户计算和分析承保风险能力;
3、预防损失领域。比如,一些健康险公司喜欢投资一些健身追踪器、可预防重大疾病的健康生活激励方式和教育型APP来引导客户避免患病风险,这从侧面降低了医疗成本;
4、成本削减方面。
保险行业是一个集技术和劳力于一身的行业,既有需要高端技术的精算人员,也有简单重复劳动的非技术岗位,后者可替代性强,成为机器人攻城略地的首选目标。
据介绍,未来客服岗、录单岗、核保岗、培训岗和法务岗都会是机器人进入的市场。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