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国内首个“电网综合防灾减灾与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在福建投运

   4月22日上午,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国内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电网综合防灾减灾与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在福建省电力公司建成并正式上线运行。国资委、国家电监会、国家电网公司、武汉大学等单位的相关部门领导、专家、教授参加了该系统的应用总结和正式上线仪式。

  据介绍,“福建电网综合防灾减灾与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是一个能够集灾害监测、预测、预警、查询分析、资源调配、指挥决策于一体的可视化综合管理系统,采用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GIS基础平台GeoSurf5.0开发,实现了全省矢量、影像、混合和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应用,具有很强的自发展能力。该系统纳入了“SG186”工程,具有“全省统一平台、信息高度集成、功能贯穿应急指挥全过程管理”三个特点,通过数据中心集成了地理信息、自然灾害信息、后勤保障信息和电网的众多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其中的生产管理系统曾获得中国GIS优秀工程金奖和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配电GIS还在国家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中表现优良并获表彰。

  今年1月28日,该系统通过专家评审,认为项目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外还未见有基于国产化GIS平台、针对多种自然灾害、高度集成电网信息、涵盖防灾减灾全过程管理的电网综合防灾减灾与应急指挥信息系统。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既有风灾、水灾、雷害,又有火烧山、污秽、地质灾害及覆冰灾害等。这些自然灾害每年都严重威胁着福建电网的运行安全,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为完善预警应急机制,减少灾害损失,更好地保障全社会用电,履行社会责任,福建公司在总结历次抗灾抢修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依靠科技手段,敢为人先,于2006年申请并获国家电网公司批准启动了这一重大科技项目,对原有灾害监测系统信息进行集约、整合、优化、完善,实现了不同领域信息的图形化展示、查询和关联。无灾期间,系统作为电网及其运行环境的监测系统,起着哨兵警戒作用;灾害来临时,系统及时反应,作为指挥中心的中枢系统,实现灾害监测、预测及电网预警、分析报表、指挥联动功能。

该系统于2007年3月投入试运行,在全省、福州、厦门、泉州处置大面积停电演练、迎战“圣帕”台风以及今年抗冰抢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年福建邵武220千伏安华Ⅰ路覆冰跳闸中,技术人员应用该系统迅速找到了倒塔地点,为抢修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这个系统在信息系统集成方面做得非常好,加入了许多实时、三维信息,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可视性以及查询分析、统计等功能。”作为系统支撑平台研究单位的武汉大学教授、长江学者龚健雅看完该系统的台风、冰灾实例演示后说。

  国家电网公司安监部副主任林荣卫认为,该系统从思路构想、内容设计方面具有特色和实用性,要求福建公司进一步加强对如超强台风、大面积覆冰灾害等“巨灾”的研究。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部主任李向荣表示,目前电力系统尚无这么完整的防灾减灾系统,这套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有很强的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将为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中的防灾减灾系统提供借鉴。

  国资委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滨感谢国家电网公司、福建公司长期以来对国资委一贯的支持和在履行社会责任和抗灾救灾工作上的突出贡献,指出该系统体现了创新意识、超前意识,是信息化服务于公司中心工作、服务于整个社会的重大案例,将为今后抗击重大自然灾害增添新的武器。

  据了解,今年的台风比往年提前了2个月,福建马上面临台风季节,预计台风数量8个,比往年多,防汛抗台已经提上了福建公司的重要议事日程。该系统的正式上线运行,将为福建公司做好“迎奥运保供电”、迎峰度夏和防汛抗台奠定坚实基础。

  福建公司总经理李卫东表示,要以该系统正式上线为契机,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在信息涵盖上建立完全覆盖配网、县级供电公司的防灾减灾系统,提高科技治网能力,提高电网防灾减灾的水平,更好地保障社会用电和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