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空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拉动万亿级市场 湖南地信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在空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风潮之下,地理信息产业将会加速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5月26日,由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指导,中共长沙市天心区委员会、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政府主办,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承办的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招商会暨2017空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峰会在深圳召开。由GIO俱乐部组织的“走进深圳华为”与华为智慧城市团队交流活动于同日上午举行。

泰伯网

走进华为

  上午,GIO俱乐部组织行业内优秀企业家代表参访华为总部基地,并与华为智慧城市团队就智慧城市与大数据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互动。泰伯创始人兼CEO、GIO俱乐部发起人刘玉璋,GIO俱乐部广东地区轮值主席、南方数码总经理谢刚生,华为全球智慧城市业务部总监邓宗海,华为中国企业行业解决方案部行业总监唐少鹏等嘉宾进行了发言并与参会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

泰伯网

会议现场

  下午,两院院士李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郭仁忠院士,“青年”专家关庆锋,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关丽博士等行业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围绕空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风口的话题,碰撞前沿智慧,为湖南打造新生态的产业服务集群探索新模式。

泰伯网

中共天心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周志军

  中共天心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周志军在致辞中讲道,长沙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 “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地处长沙的南大门的天心区,则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的核心区,雄踞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最前沿天心区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雄厚的资源优势、优良的政策优势和坚实的平台优势。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落户天心,将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服务引领”战略中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明确打造千亿级的地理信息产业集群,为当地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加快转型创新步伐搭建了新的平台、注入了新的活力。

泰伯网

湖南省长沙市暮云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侯烛天

  会上,湖南省长沙市暮云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侯烛天以“天时地理,湖湘为盛”为题进行了主题报告。他表示,湖南省地理信息产业园正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等公共配套服务,进一步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全力推进落地项目开工开建,努力通过产业园聚集发展新优势,实现园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目前,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单位已超过1600家,测绘地理信息产业迅猛发展,是湖南移动互联网和电子信息等重要产业的“幕后功臣”,现已形成了一大批充满活力和良好成长的地理信息产业。实际上,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区与暮云经开区属于“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模式,将继续激发产业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大力推进“双创”和“地理信息+”行动计划,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无限可能。湖南地理信息特色产业园为此打造了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总部基地、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创新创业基地、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孵化中心、中科遥感(湖南)科技园和湖南地理小镇五大企业发展平台。这五大平台将借助创新创业浪潮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东风,推动相关企业聚集,加速打造中部地理信息特色产业发展高地。

泰伯网

中南(长沙)总部基地常务副总经理郭宇轩

  会上,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进行了项目推介,介绍了湖南产业园的配套设施建设情况,并发布了强有力的支持政策: 产业园出台了《关于促进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发展的实施意见》,在促进产业集群方面有企业开办、企业入驻等多项补贴,最高可达350万元;在支持企业创新和发展方面奖励丰厚,企业上市奖励100万元,荣获国家级、省级相关荣誉最高可资金奖励80万元。随后,中南(长沙)总部基地常务副总经理郭宇轩也进行了项目推介,阐述了智慧园区的运营思路,力求为入园的中小企业解决入驻苦难的问题。

泰伯网

签约现场

泰伯网

签约现场

  现场,亿利聚康生命文化旅游小镇、汇财基金小镇等10个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总计投资额达200亿元。据悉,亿利聚康生命文化旅游小镇项目结合了结合“地理信息+”的理念,意欲打造中南地区领先的现代国际医疗中心。

泰伯网

签约现场

  会议期间,八家地信企业入驻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集中举行了签约仪式,包括湖南盛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湘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飞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中冶地理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长沙精图测绘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禾望蓝图测绘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四维城科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华韵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泰伯网

签约现场

  人工智能的浪潮即将到来,各行各业将发生巨大变革,数千亿市场空间即将开启。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等基础架构,行业之间的跨界融合正在颠覆着过往的认知与格局。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造就七万亿美元规模的大市场。在这样的发展进程之中,人工智能不可避免地与无处不在的空间大数据发生关联。

  实际上,人工智能产业链结构可以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基础层包括实现人工智能的数据资源和计算硬件;技术层指人工智能算法、框架和应用开发;应用层是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主要包括金融、安防、医疗、教育、交通等。空间大数据作为基础层的数据源,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土壤,也为人工智能的爆发提供了可行性基础。

泰伯网

两院院士李德仁

  如今,无所不在的空天地传感器将产生前所未有的时空大数据,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两院院士李德仁提出了要建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的建议。面对“数据海量、信息缺失、知识难觅、服务缺失”的局面,李院士提出要建立遥感大数据云计算服务模型,即基于云计算的星地协同的“对地观测脑”。“对地观测脑”是一种模拟脑内感知、认知过程的智能化对地观测系统,通过结合地球空间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及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等领域知识,在天基空间信息网络环境下集成测量、定标、目标感知与认知、服务用户为一体的一种实时智能对地观测系统。他指出,为实现地球空间信息海量数据获取、智慧空间数据挖掘以及地球空间数据驱动应用的自动化,遥感信息科学可以开发多种不同空间信息脑。

泰伯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郭仁忠

  “大数据作为当代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为解决规划、进行城市治理提供了历史机遇和重要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郭仁忠在演讲中表示。他认为,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优化城市运行,提升城市效率,改善城市管理,代表着城市信息化的新层次和城市治理的新模式。大数据提供计算能力、感知能力、传输能力、存储能力,能够大幅度提升人类应对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他强调,应开放城市数据资源,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时更新,共建共享,实现快捷沟通和过程协同。

泰伯网

“青年”专家关庆锋教授

  关庆锋教授则在演讲中以发生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的道路交通异常情况探测为例,解读了传统的发现方法与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方式之间的差别。他认为,时空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需要人工智能,包括数据融合与提取,而深度学习也可用于智慧交通,可以提高交通异常事件发现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泰伯网

北京极海纵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TO吴泳锋

  如今,空间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以SaaS形态的空间智能业务也已落地,这其中,极海纵横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通过整合多源数据,极海纵横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信息服务,帮助用户做出精准决策。北京极海纵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TO吴泳锋在演讲中指出, 掌握丰富大数据源并非是像GeoHey这样的空间分析服务商的最核心竞争力;相对的,自主的自动化大数据挖掘与处理能力,以及团队能否对每个细分行业的理解、能最终善用数据形成成熟的解决方案,要更为关键。

  大数据量的多寡,对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环节至关重要。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数据源,空间大数据的采集水平制约了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伴随着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快速、灵活机动的数据采集方式降低了空间大数据的应用门槛,助推了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商业落地。以泰一科技的无人机低空遥感应用为例,他们构建出一个数据采集自动化实时化的一个方案,用网格化的方式,将数据更新入库、分捡,进行空间数据的整合和分析。结合从卫星到无人机、到地面传感网和行为信息,和智能城市三者合为一体,形成一套一体多维度的空间数据相结合的载体,可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之中。

泰伯网

圆桌论坛

  在圆桌环节,数位嘉宾围绕“空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风口”的话题开展了热烈探讨。嘉宾们一致认为,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商业应用,人工智能都将为空间信息产业带来一场颠覆性的变革,而空间大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应用也将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

  在空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风潮之下,地理信息产业将会加速发展,实现产业升级,而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也将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之下,拉动本省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