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王悦承:空间信息产业智库发布,助力跨界融合发展

以下是泰伯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悦承先生,以《空间信息产业智库发布,助力跨界融合发展》为主题的演讲实录(未经本人核实)。王悦承:大家好,...

以下是泰伯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悦承先生,以《空间信息产业智库发布,助力跨界融合发展》为主题的演讲实录(未经本人核实)。
 

泰伯网

王悦承:大家好,很高兴来到武汉!今天大家听了很多报告,都偏技术,听得有一点累了,我给大家换一个口味,讲讲产业的相关事情,今天这个报告会分成几个板块,首先会和大家讲讲泰伯智库是怎么来的,接下来介绍在过去两年,泰伯智库都做了哪些研究发现了哪些东西,讲讲未来五年我们的研究领域,看看这些领域和大家从事的业务和商业是否有关?
 

最近,大家关注泰伯网的朋友会看到,怎么在这里看到泰伯智库,那里也看到了,智库究竟是什么?究竟和泰伯研究院是怎样的关系?智库这个名词,从源头来讲,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是专门指研究作战计划的保密室。
 

美国有一个做智库的公司很有名,叫南德,第一个出名的是南德当时在中国抗战结束之后是解放战争,朝鲜爆发了内战,美国南德公司经过分析认为,中国肯定会出兵,美国政府的另一个智囊团认为,中国肯定不会出兵,因为中国消耗了大量的人,加上解放战争,没有实力帮助朝鲜,美国政府就没有花钱买南德公司的报告。
 

最终结果大家知道,中国的确出兵了,后来有一个在野党,去买了南德公司的报告抨击美国当时的政府,你看人家已经研究出来这么好的结果你居然不采用,结果南德公司的名气一下起来了。
 

第二南德公司出名的故事是,苏联抢先在美国发出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南德公司预计出来的发射时间和实际的发射时间只差了两天。南德公司做得那么厉害,我们泰伯智库能做得这么厉害吗?短期很难达到这个水平,我们会不断努力和尝试。
 

空间信息产业连的智库和其他领域的智库,不太一样,看这个产业,大家对于这个产业的理解都说,分上游数据采集,中游数据的处理和下游数据的应用,根据谷各收购之前出了一份研究报告,是地理信息服务行业的,我这个图参考了当时的咨询公司做的产业链条,对它进行了一定的细化,还会把产业链条进行细化,把这个产业链的图谱画出来,大家可以很清晰的发现,这个图里谁处在承上启下的位置,就是地理信息,为什么我们称这个产业为地理信息产业的原因。
 

离开了地理信息,中间核心的平台,上下游无法做对接,所以这个产业叫地理信息产业。
 

我们经常讲跨界和融合,为什么要跨界?地理信息技术如果没有应用到其他行业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地理信息技术,必须走跨界和融合的路子。
 

既然是融合,怎么判断一个地理信息和产业,产值怎么估算,方法有很多种,我们看一下美国波士顿的公司怎么做的,地理信息技术产业本身的体量不大,由它驱动产业增长的倍数非常大,按照波士顿公司的估计大概在10多倍。
 

泰伯研究院和泰伯智库和这个产业是怎样的关系,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院,我们和传统的研究院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研究院更多侧重于技术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泰伯院核心产品是智库,是做产业分析和商业分析,或者告诉大家怎么能更清楚它的未来。
 

对于泰伯智库我们的产品有三个类型,第一是从政策上给出一些产业规划和建议,第二是给企业做一些对标研究,再一个会从资本角度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从后面的研究成果里大家能感受得到。
 

很多嘉宾提到了云服务,泰伯智库的服务方式也是云服务,我们推出了网站tiuchina.com,大家成为我们的会员,可以直接上去看报告。
 

在过去两年我们做了30多个报告,涉及到不动产登记,包括一些研究。我们也在逐渐的进入到越来越的领域,把全球10位顶尖的专家聘请成为我们研究院的顾问,名誉院长是武汉大学的院士,包括美国的教授,来自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陈教授,包括在德国的孟教授,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首屈一指,包括超图的先生以及在行业里比较资深的专家。
 

我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下,在过去的两年做的重点研究,比如上市企业研究,研究的方法听起来比较简单,比如从国内有15家上市企业,国外也找15家上市企业,对他们的营收和净利润进行分析对比。
 

今年做2015年年报时发现了有趣的结果,国内的上市企业和国外上市企业增长速度不变,国内上市企业的营收总额在2027年,差不多11年之后达到和他们同样的水平,假设增长率是不变的情况下。
 

另外一个是在去年12月份,我看了全球包括欧美做的统计,第一次推出的空间信息产业的top100榜单,这个榜单会继续更新,这个月的28号在北京有一个峰会,这个会上会发布2016年版本的top100,这对在座各位有一定的好处,大家可以清楚看到在美国、澳洲、日韩和我们做同样事情的同胞企业和外国企业,最关注的是哪个方向,最聚焦的是哪些领域,在行业应用时和我们应用有什么区别?完全是一个扩大版的对标企业研究。
 

如果大家觉得还是很有兴趣了解国外的同行做的进展,这个榜单就应该重点关注。
 

还有泰伯智库侧重于对资本市场的研究,我们从2015年开始对新三板的地理信息企业做了很好的梳理,截止到昨天为止,新三板和地理信息相关的企业,差不多有接近200家,包括已经挂牌和待审的,关注新三板对于地理信息企业有怎样的意义?勇敢的把企业的信息透明化,用更多的潜在投资人和行业用户看到时,我们牺牲了一些公司的秘密,但是获得了更大的关注度。
 

大家能看到,在过去一两年时间里,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地理信息企业,通过上了新三板,很快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而且发展速度非常快。
 

我们还做了一个今年6月份发布了全球空间信息产业的趋势报告,内容比较长,这里面截取了一张图,讲了在地理信息产业未来几年时间里,智能是重要的关键词,原来做商业智能时是传统的数据公司在做,从左到右大家可以看到,最后一个阶段是结合了时、空各个方面更多维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商业智能的分析。
 

刚刚我们提到一些细分的,经常很关注的做的一些分析,比如不动产登记,我们对他中标的企业进行了梳理发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问题,原来搞不清楚不动产登记,大家都说拿到了很多项目,谁拿的项目最多,一梳理就能看到,比如说苍穹数码,包括超图,如果超图都算下来,他们占的比例是最大的。
 

比如地下管线的中标数据,2014-2016年我们都进行梳理,发现地下管线市场还是比较分散化的,没有聚集在一两个企业,很多企业都在这里面,而且还有不少的企业规模不错。
 

我们也会对无人机做很多研究,从2015年2、3月份就开始对无人机领域进行研究,在全球投融资的数据,比如大家看到的,最近三年每八个月的投资计划,大的形势是,现在资本更挑剔,他们寻找有可能在行业应用上实现规模化的企业,到了2016年Q2Q3开始,整个行业的无人机的融资速度比以前慢了,但是单比金额在增加,从这个可以看出来,做测绘无人机,是否能找到一个点,把这个点扩大化规模化,这样一方面有可能获得更多用户,另一方面有可能借助资本的力量,给自己插上一双翅膀飞得更快。这也是无人机融资报告里的截图。
 

我们会继续在三个方面努力,对于泰伯智库和在座各位,一方面希望收到大家的反馈,比如有些事情和数据,可以和我们沟通,很想知道在国外某一个领域发展趋势怎样,也可以找我们泰伯智库。在接下来五年时间里,我们在这几个方面会加大研究。
 

一方面是和产业政策和规划相关的,尤其是今天大会主题,也是空间大数据智慧城市,我们明年叫空间大数据的崛起,所以空间大数据是接下来五年十年里的重点方向,这个行业里的包括国外的行业里的研究,我们也会进行。
 

第二我们会做很多和企业相关的,尤其是和企业业务相关,包括对标企业,战略咨询的角度来看,我原来一直都在媒体行业,我有一种感觉,跟传统的汽车也好,IT也好,这些行业相比,地理信息企业在市场这一块的思路,还是需要提升,包括在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战略的传播上面,还是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接下来我们可以加大这一块的研究进行引导。
 

还有是刚才讲的资本与创业,接下来我提到12月28号的峰会,我会发布top100和2016年度的地理信息投融资和并购信息报告,我会都做一个梳理,通过数据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在产业里,究竟哪一个产业链的板块,正在迅速的获得资本关注,哪一些产业板块正在被冷落和边缘化,这个报告一旦出来,大家就能清晰的看到接下来企业怎么走,我是应该推竹子过河还是飞马过河。
 

以上是关于泰伯智库的报告,欢迎大家加我的微信,希望渴望大家和泰伯智库互动,你们的呼声和需求才能推动这个行业更快发展。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