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日本地区的农民们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了解自家作物的长势情况;据此农民用户可以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播种、施肥、浇水,以及收割。
由日本移动运营商软银集团和电子设备制造商日立公司于去年10月共同出资组建的初创公司e-kakashi正在提供这样的服务。
网络终端(左,即网关)和传感器节点(右,下面可接入不同传感器)
这套安装在智能设备里的农业长势监测系统,依托在农地部署网络终端、节点端和各类传感器提供数据上的支持。而e-kakashi的推出,旨在通过让农业数据的可视化,让农耕生产更简单、有趣。
“在日本,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对务农没什么兴趣了,65岁以上的农民比重占据了三分之一。”e-kakashi的一位负责人Yamaguchi说,“所以我们希望能把一些简单易用的东西带到农场,包括怎么让下一代年轻人也可以轻松使用这些工具。”
除了构建传感网络的一套核心网关硬件和若干传感器节点外,e-kakashi由多种传感器组成。
它们具体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太阳辐射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品类。
软件系统则将所有的传感器数据,通过网关终端呈现在智能移动设备上,以具体的数值、图表、地图等形态展现。其中,在地图所展示的作物位置点,皆由传感器节点内置的GPS模块提供支持。所有这些信息,更科学地帮助农民用户制定作业决策。
e-kakashi目前将注意力集中在日本本土市场,但放眼全亚洲,和日本有着相似农业情况的国家,在未来也都是这家公司服务的目标。“我们相信我们的技术和服务会被广泛接受。”Yamaguchi充满自信的说。
目前部署一套e-kakashi系统,农民用户需要分别为购买网关和传感器节点支付约合人民币17000元和26000元,此外还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月服务费共计750元;但这些费用并不包含对传感器的采购。
当然,e-kakashi并不适合小农经济,也不能满足更适合大型机械作业的广袤型农耕地。特别是e-kakashi在亚洲版图的市场拓展道路上,如何适应发展中国家的需要,或者有针对地挑选目标客户,就更显得尤为重要。(文|3sNews Iceman)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