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都在预期中国专车市场有个无敌大蛋糕,就着土豪输的血,专车巨头们烧钱已烧疯。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有一天补贴没有了,大家还会回去坐公交么?
画饼:2020年,专车会变成一块5000亿元的大蛋糕
日前,罗兰贝格发布了《中国专车市场分析报告》,报告预计,到2020年,专车市场规模将约达5,000亿元,2015-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9.3%;从潜在市场角度来看,2020年专车出行需求将达2210万次/天,专车潜在市场需求容量约达1.1万亿元。
(图片来源:罗兰贝格)
要实现129.3%的复合年增长率,那2015年的基数是多少呢?报告称,2015年专车实际市场规模为77亿元,占中国整体交通出行比例较小。
77亿到5000亿,这中间,隔着一片蓝海……那么问题来了,专车公司们要如何越过这片海?
现实:为了77亿元的市场,大家烧钱烧到疯
且不说5年后的大饼,即便是为了实现2015年的77亿,专车巨头们就使尽了浑身解数,而且都不约而同地用上了“烧钱补贴”这个杀手锏。
根据滴滴发布的数据,2015年滴滴全年订单数 (包括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试驾、企业版)订单总量达到14.3亿
而这7条业务线,对于滴滴,个个都是吸金黑洞。
同样,Uber也在疯狂烧钱。Uber 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透露,Uber在中国2015年的补贴超过20亿美元。
仅仅是Uber的20亿美元,也不知比77亿高到到哪里去了。
不过卡兰尼克还说了,过去的2015年,虽然Uber虽然在中国市场烧了这么多,但人家在美国已经全盘盈利;而竞争对手滴滴不顾亏损、非理性地补贴,烧的钱更多,而且完全没有盈利的迹象。
滴滴那边也不示弱,CEO程维公司2016年会上放言:2016年彻底的干掉对手,赢得战争。
2016年初,这场专车巨头们继续拼刺刀,最新一个案例是:
3月18日,Uber中国宣布推出一项新的打车优惠:在北京、上海等 12 个城市的部分地区使用“人民优步 +”拼车服务,封顶费用低至 9.9 元人民币。如果你是优步的金卡会员,只要 6.6 元。铂金会员,价格将会是 1.8 元封顶。
DT君想说,这已经不是在和专车、出租车竞争了,连公交与地铁也快撕不过了……
别心疼,专车巨头们的攻城拔寨,烧的都是土豪的钱
补贴“高烧不退”下,专车巨头们大肆扩张。
按照滴滴的说法,截至2015年年底,滴滴的专车业务已经覆盖了259个城市,2016年春节过后增长到近400个,号称对中国二三线城市全覆盖。
而Uber方面也不甘示弱,尽管步调略显迟缓,但Uber中国也在两年时间内进驻了22座城市,扩张范围从北上广深开始向二三线城市发展。
2016年初,Uber中国启动了进军广东、湖南、湖北三省18个城市的计划,希望在2016年能覆盖100个城市。
高歌猛进的背后,是两家自2015年以来屡创新高的融资额度:
2015年7月,滴滴完成近20亿美元融资,公司估值约150亿美元
2015年9月,获得中投公司和中国平安等投资方融资30亿美元,估值达160亿美元
2016年2月,滴滴被传再度融资10亿美元,如果此轮融资数额确凿,那么滴滴估值将超200亿美元。
Uber也不甘示弱,融资额五年时间扩大近1000倍:
甚至是Uber中国也在独立融资ing,前段时间奶茶妹妹投了Uber的新闻还到处上头条。
Uber中国战略负责人柳甄接受财新采访时称,Uber全球和中国两个融资主体各轮融资中,来自中国投资人的投资额已经接近20亿美元。
为了抢下中国市场,Uber也是蛮拼的
在Uber的国际化中,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战场。
Uber不仅直接在中国设立新公司优步,而且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目前估值超过80亿美元。
前不久,Uber首席执行官卡兰尼克曾透露,由于劲敌滴滴,导致Uber在中国每年需要亏损10亿美元……
但在中国烧钱就能讨到好处么?
中国市场够大,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不容小觑。
且不说专车市场老大滴滴的位置目前看上去稳固没法儿撼动,Uber一直占据的老二位置也面临不保。
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专车市场趋势预测报告》,去年滴滴专车、Uber与神州专车始终占据行业三甲位置,四季度三者服务订单量占比分别为79%、8.7%和7.8%。
而Uber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按照易观智库的数据,去年Uber的市场份额从一季度的10.9%跌至四季度的8.7%,还被后来者挤占。
本文资料来源:新华网、新浪科技、华尔街日报(来源|DT财经)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