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百度、高德、新美大变着法儿地玩转新春地图,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GIS

除了年味地图,我还想了想GIS应用的未来!

  大数据支撑下的数据可视化早已成为众多科技企业的新玩儿法。数据是死的,需求却是活的。把数据玩儿得又有用又有趣,我想,这是门学问。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年一度春运来临,百度前阵子应景地开发出春运可视化地图,用于在线实时路况查询。

  该春运“平安播报”网站(http://chunyun.baidu.com/)由百度地图联合公安部交管部门共同推出。平台主要包括“拥堵路段”“重要节点流量”“数据多发路段”“团雾多发”四个查询维度,点击后,右侧会显示实时的相关数据,为用户提供出行参考。

泰伯网

百度地图春运交通数据可视化

  此平台是在百度地图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可视化的形式开发的。据悉,24日PC版页面上线后,百度地图还将于30日推出移动端页面。上图为我们展示了该平台的PC端页面,可以说从功能到展示模式上,都有待于更深层的探索,应用性上也有待提高,但数据的参考价值已经凸显了。

  有趣的是,相比于百度地图看起来很是“然并卵”的路况查询平台,高德地图的数据可视化就显得美观许多,也“友好”许多。

  就在刚刚过去的2月4日,高德升级了其交通报告官网(http://report.amap.com/),网站上线了全国高速拥堵榜,提供全国高速拥堵路段实时查询服务。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透露,“网站信息每2分钟更一次,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高速。”

泰伯网

高德地图拥堵数据可视化

  点击图中右上角的“城市详情”,还能够查看每个城市具体的交通数据分析情况。

泰伯网

  据了解,高德地图全国高速拥堵榜的信息来自于高德交通大数据、高德交通事件平台,并且联合了包括深圳交警、广州交警、广东省公安厅、南京交警、武汉交警、江苏高速交警、重庆交巡警、吉林省公安厅、大连交警在内的三十余家全国各地交通管理部门。此外,高德地图的实时交通信息服务已经支持全国所有城市(364个以上)。

  当然,庞大的新春数据不止这么点儿玩儿法,新美大就利用其用户优势开启了别出心裁的“年味地图”。

泰伯网

  打开这个红火的地图,可以看到全国 34 个省市、376 个地级市当前时间点和过往 6 天的吃喝玩乐数据,分别对应着人们在两大 APP上餐饮、酒店、景点以及电影四个维度的数据。

  例如,截止到笔者发稿,酒店入住最高的城市中,北京居首。

泰伯网

  而全国最火的菜肴时什么呢?新美大的统计告诉我们正是经典又实在的那道菜——红烧肉。

  数据显示,从 1 月 30 日到 2 月 5 日,全国最火菜品分别为:口水鸡、烤鸭、红烧肉、口水鸡、凤爪、红烧肉、红烧肉,七天内红烧肉登榜 3 次,关注人数也从 2 月 1 日的 200 多万升至 800 多万。

  这些数据的统计和获取难度并不大,但趣味性价值和创新意义却不小,也在“舌尖上的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款“美食GIS”不得不说是实用性GIS的新探索。

  思考GIS:互联网+下的应用至上

  2015年上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正如上面提到的所有应用,都可以从某种角度上被看作互联网+的一些实践。

  一言以蔽之,互联网+体现了应用的价值。笔者认为在GIS中也是同样道理。

  目前,国内的学院派努力玩儿概念,政府机构努力地搞项目,然而多少诸如智慧城市的项目沦为形象工程。笔者在1月份参加了CCIA(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一年一度的物联网产业与智慧城市发展年会,至今犹记发言的院士、学者们对推行“应用驱动和务实战略”的恳切心情。

  广义的GIS前景广阔,然而狭义的GIS却仍停留在政府买断的项目上,加之国内数据开放程度低,应用之路困难重重。

  不过,我们还是看到越来越多好的尝试,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张图,值得我们翻新和迭代的功能和应用就有太多。

  随着“路况地图”“年味地图”等与实际生活切实相关的GIS应用的诞生,我们看到了GIS的更多可能。不局限于狭义的规划、国土等专业项目,更多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到群众中去”,让GIS的应用更接地气、更好玩儿。这样的尝试还可以有更多。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能只把GIS看成一种技术、一种概念,更要想办法把它包装成一种产品,重视用户的体验。

  多这么想想,从思维上跳出GIS的小圈,看应用至上的GIS,话题与内涵就很大了。(文|3sNews 思佳)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