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蚁视获3亿元B轮融资,再创VR业内新高

2015年底,资本好爱VR,8天内,3笔融资,总金额过6亿元。

泰伯网

       3sNews讯 12月29日,国内领先的虚拟现实硬件厂商蚁视获得A股上市公司高新兴[300098] 3亿人民币融资。此轮融资后,蚁视估值达8.3亿人民币。

        就在前两天,3sNews报道了VR业内两大融资:12月24日,上海乐相(又称大朋VR)宣布已正式完成总额为1.8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迅雷和小米。12月23日,成立于2014年5月的虚拟现实行业厂商灵镜VR今日宣布获乐视控股一千万美元A轮投资。这已经是两笔可观融资了,然而蚁视随后爆出的融资金额竟然逼近两家总和,这也着实让人觉得:2016年,VR会火。

        VR不是第一次火了

       VR,虚拟现实并不是多新鲜的事物,早在90年代就有了VR头盔,但是受制于其他技术、用户群体、配套硬件的限制,VR始终不温不火。

       如今,站在2015之末回望,Facebook和Oculus的结盟,油管上线VR视频,利用谷歌的纸板眼镜就能观看。国内针对VR的投融资行为越来越频繁,这些资本运作会持续,并在业内厂商被瓜分殆尽后区域平缓。

        有了技术,有了资本的青睐,有价格高体验良好的头盔打市场,还有价格低廉的纸板(插入手机,下载app就能体验VR)来圈用户,在游戏、医疗、旅游、教育、媒体等很多场景都能有VR可切入的地方。

        国内大厂试水VR

       12月23日,乐视VR在京举行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虚拟现实战略,携手包括蚁视在内的虚拟现实硬件厂商,创建乐视VR硬件+内容生态。乐视会在UGC内容方面将与蚁视独家战略合作,为广大用户提供VR内容分享平台,促进UGC内容的产生,极大地补充VR生态的内容短板。

        乐视宣布自2016年1月1日起,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将正式更名为“乐视体育生态中心”。这让师姐不禁脑补了,以后是不是赛事转播都是VR视频了,在家拿着头盔就能身临其境地观看比赛,有这个的话,谁还想去温网、法网的赛场里顶着毛巾晒太阳呢??

泰伯网

        视频网站试水VR,BAT或是其他视频大厂也一定暗流涌动,可以预见,2016年内,巨头会对VR市场进行瓜分,吃掉有限的几个硬件厂家。巨头们将对VR硬件市场洗牌,吸引更多的VR软件开发者进驻自家平台和生态里。

        VR需要攻克的局限性

        这一局限性大家都知道,眩晕,不便携,这些问题就会将限制VR的使用环境——室内、安全、安静。脑补下:自己坐地铁的时候玩VR,玩的正high呢,然后摘了头盔发现所有人都在围观自己……或是发现身边的包包已经被拎走了。

       而且有的VR游戏需要配合使用者的动作,一般场合看到一个带着外星人头盔的人各种动作,着实太怪异。最惨的是,这人摘了头盔已经晕的走无法走路……      

       虽然师姐脑补的场景都有些极端,但是这也是很多人唱衰VR的原因,也是鞭策VR研发者的几个动力吧!

       有关蚁视

       蚁视是国内虚拟现实的开拓者,专注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现实等穿戴式设备,在虚拟现实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提出了很多创新的理念,开创的无畸变虚拟现实行业标准,目前已获得行业广泛的认可。蚁视与联想合作推出乐檬蚁视VR眼镜,产品出货量有望达数百万台。

       蚁视成立以来,获得亚杰天使、创东方领投的1800万人民币投资,2014年底获得红杉资本1000万美元投资。至今累计获得3.82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有关高新兴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Gosuncn Technology Group Co.,Ltd.)是一家的致力于成为平安城市系统解决方案最专业领先提供商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国内优秀的公共安全整体方案提供商和跨系统平台的智慧城市运营商。公司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帮助公司三年内实现了从城市级安防建设企业向智慧城市运营商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已形成以电信、金融、交通、铁路为核心的行业布局,业务遍布全国31个省市及海外。

        此次合作将有效整合双方公司的技术优势,从而促进蚁视相关技术的发展做到行业领先,同时有望将蚁视的相关技术引入高新兴的行业应用提升公司视频处理技术实力。同时双方将加强双方虚拟现实的产品研发、业务开发及应用领域合作,有望引领产业的发展、打造开放的机器人视觉、虚拟现实生态圈。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