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sNews高级编辑 龙薇)据外国媒体报道,中国和美国在深空探测领域上存在着二十多年的差距,除了起点低,起步晚,我们究竟落后在哪里?前不久,一名科学家一语道破天机。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地平线”号太空探测器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与此同时,中国大陆科学家,却仍在努力从政府那里获得资金来实施类似项目。其中,一些项目已提出多年,因其精妙设计和雄心勃勃的目标,引发相当程度的国际关注,但截至目前,只有一小部分得到奉行实用主义的航天部门首肯。据悉,内部人士表示,主管中国太空项目的官员们喜欢的仍是那些令人印象深刻、夺人眼球的项目。
参与制订中国太空项目计划的一名科学家说:“科学项目常在事务部门的审核过程中遇到障碍,“科学是为探索未知领域,为此我们要用最新的技术设备。但对航天管理部门而言,安全和可靠才是优先考虑的事。”
但近年来,中国政府似乎意识到,极端谨慎和实用的态度无益于新一轮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太空竞赛。去年,中国航天部门与欧洲太空总署达成协议,共同研发能匹敌NASA的项目。一些科学探测已进入设计阶段,包括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项目等。
中国科学家还提出其他太空科研项目,并希望能尽快得到资金支持。其中包括一个大型太阳望远镜、一个黑洞探测项目和一个寻找太阳系外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的项目,但都还没确定的启动日期。
置身于一个创新时代,为我国的太空科学家们感到深深悲哀,没有资金投入,何来科技产出?即便美国都允许私营企业加盟烧钱的太空争夺战,中国何时能放开?何时能让科学家们不再为钱纠结?主义、体制害人不浅。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