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3sNews编辑 葛宇)近日,科学家利用一种新技术——通过观察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来量化城市面积的增长。获取的数据来自于NASA的对地观测卫星QuikScat。
研究人员利用这种技术对北京的城市面积增长进行了研究, 根据对2000-2009年基础设施范围的测算,结果表明在段时间内北京的面积扩大了4倍。
该研究团队由两位负责人牵头,分别是加州斯坦福大学的马克·雅各布森(Mark Jacobson)和位于加州帕莎迪纳的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专家恩格希姆(Son Nghiem)。利用从QuikScat获取的数据测量了基础设施变化的范围,包括北京新的建筑物和道路。
灰色和黑色代表建筑物,城市商业中心的高楼用浅灰色表示,其他颜色代表的是仍未城镇化的地区。变化程度由不同颜色表示:蓝绿色表示变化最小,黄色和橘色表示发生了变化,红色表示变化最大
研究人员还利用雅各布森开发的气候和空气质量模型量化出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对于天气和污染的影响。
城市中新建的基础设施,包括建筑物和公路等会在北京中心城区的四周建立起一个无形的圈子。这使冬季的温度升高5-7华氏度(3-4摄氏度),风速每秒降低2-7英里(每秒1-3米),城市的空气变得更加不流通。
“建筑物会阻碍空气流通,从而降低风速,土地也会减少蒸发量,这是一个冷却的过程。”雅各布森说道。白天中建筑物屋顶和道路比土地和植被的温度更高,因为它们更加干燥。闷热和不流通的空气会带来一系列后果,例如地面臭氧污染程度升高等。
恩格希姆认为,对于城区的范围有很多不同的定义,研究基础设施的变化对于环境的影响并不是一个立法上的定义就够的。最重要的是在城市里这一刻正在发生些什么。
QuikScat卫星是监测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的重要卫星之一,所得数据对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和雷达的原理一样,QuikScat向地球发射微波,然后接收其反射回波,称为反向散射。
原文来源:NASA’s QuikScat satellite finds Beijing China has Quadrupled in Size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