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11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以“构筑地理信息新生态”为主题的2015年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 (WGDC2015)在此拉开帷幕。
6月11日,WGDC2015-智慧城市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4层报告厅举办。WGDC自2012年起开始举办,四年时间里,伴随着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WGDC已经成为位置与空间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创新盛会。
其中智慧城市峰会一直都是WGDC分论坛中的主力,今年的智慧城市峰会更加精彩:来自政府部门、地理信息行业、规划领域、互联网、英国的嘉宾为我们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案例和产品。现场气氛热烈、精彩观点迸发、掌声不断。
在智慧城市峰会中,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城市事业部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崔煦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智慧城市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的精彩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未经本人核实):
崔煦:大家下午好。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立得公司,立得公司是中国在GIS界的权威,泰斗级人物两院院士李德仁先生创办的,现在是包括硬件,包括软件等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我们的重点就是在大数据方面。现在立得的市场覆盖已经超过中国的200多个城市了,目前我们数据的拥有量是8-10pv。
我们看智慧城市,从2013年开始,中国的智慧城市进入到一个热潮。那么,在这个中间,从去年国务院、住建部,还有发改委等多部委陆续发布了很多新的政策。其中去年8月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详细的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指南型的文件。因此,从整个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来看,我们觉得政策好、形势好,机遇也非常好。
回顾一下大数据的该连和定义,还是要看大数据的特点“4V”,海量的,多类型的,还有价值,以及它的实时、高效,也就是不符合“4V”特点的都不叫大数据。我们现在来看,中国现在建设智慧城市,大家都说在做大数据,有吗?很少。但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间发现一个县级市,它的基础的数据也就在1TB以内,地级市30TB全部搞定基础数据,为什么还要做大数据呢?因为我们现在就得开始租,智慧城市现在是一个初级的阶段,当我们发展起来的时候,我们的数据量就会呈指数级的产生。所以在我们的初级阶段,我们必须要解决大数据的问题。
另外,物联网现在中国也是个初级阶段,马总谈到,有一千亿物联网的节点或者设备要产生,后面会产生实时性的,并且海量的数据,浪潮一样的涌过来,这时候我们必须要做好大数据的准备。在智慧城市里面,我们经常说智慧城市最难的是后面,是运营,运营大数据。因此,我们就要解决大数据的机遇和挑战。主要是挑战,要解决它的异构的问题,完备性的问题,解决实时的问题,以及大数据怎么利用的一个问题。当然,这中间还包括大数据结合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立得提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路线,因为智慧城市本身是城市化和信息化的结合。它是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更好的服务民生,让这个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目标。因此,我们在这里就要能够收集、处理和整合各个城市,以及城市的方方面面的数据,包括交通,包括环保,包括家庭,包括公安,等等各个方面的数据我们要对它整合和融合,并且把这些数据我们用好了,让政府使它的决策能够得到有效的依据和支持,能够让公众以及企业得到开放式的应用。所以,智慧城市要建设一个数据的中心。
在这中间,智慧城市入口是什么?入口就是要有公共数据中心的城市的公共信息平台,这个平台既包括门户,也包括APP。在这中间,对我们的GIS从业者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因为我们认为地理信息是智慧城市中间各类信息最重要的一个载体和纽带。那么,智慧城市公共的大数据中心它的定位,因为一个城市它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的密集体,包括环境的,包括交通的,包括气象的,包括每个房屋的,包括每个人的。在这中间,我们必须要解决我们的数据中心它起什么样的作用问题,它的定位非常重要。包括这个城市关于数据的政策、机制这方面,技术只是一方面,方方面面对这个城市的数据中心的职能职责要进行详细的界定。
在这里面,数据中心处于什么位置呢?就这张图里面中心的红点的位置,核心。智慧城市它的大数据中心建什么呢?我划分为四个,基础的、业务的、运行的、服务的,这四个层面的数据,如果没有这四个层面,智慧城市的大数据也是不完整的,这四个层面解决了基础的支撑的问题,也解决了物联网产生的实时的,反映这个城市运行状态的问题,也包括我们把这些数据提供给企业,提供给政府,提供给公众的服务类型的数据。当然,中间也有各个委办局,他们产生的各个专题,各个行业的业务的数据。这样我们实现了静态的数据和动态的数据相结合。
总之,各种各样的数据,如果分散的,那只是信息库了,如果是单条的,只是一条信息。我们要的是把这些单个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价值的数据。这样形成了整个城市的数据共享的利用的一个新秩序。通过地理信息为载体,为纽带,我们就可以完成对智慧城市大数据的一个整合,我们叫做GIS的经常说一张图的模式,这样完成了对整个城市信息资源的梳理。
那么,在这个大数据中间,跟我们GIS最相关的就是公共的基础数据库,我们经常说就是地理信息库、法人数据库、地理信息库等。这个包括很多,包括大家熟知的4D的数据,也包括现在的实景地图,室内导航,机关点云,兴趣点,定位地质,这些GIS各种各样的数据的整合。中间还有其他的几个库,我们要去建,为什么我经常说要以地理信息为载体呢?如果是独立的去建设,每一个库仍然是独立的。没有互联互通,没有关联,仍然是信息孤岛。
所以,要把它进行关联起来,像图上的房屋一样的。人口也一样,包括全城市的常住的人口,重点的人口,租住的人口,流动的人口,全部我们把它都关联起来。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全定位和全覆盖。并且这些人口在做的过程中间,可以把它扩展开来,在这中间也包括在社交中间用到的一些产生关系的动态的一些数据。另外,我们在大数据中心中间还要有专题的数据,比如城管的、交通的、公安的、视频的、消防的、旅游的。大数据中间我们一定要有一个长效的数据更新的机制,各种各样的方法。
所以,在这个方法和技术以及机制中间,我们实现空间一体化的,以及室内全覆盖,全方位结合的一体化的数据的获取和采集的一个方案。在这中间大数据整个的全过程立得现在全部都 已经完成,我们全链条的过程就是从各种数据的获取和采集开始,走入的中间的这条管道,包括它的清洗、处理、整合、存储、管理、发布、服务。这整个链条,我们现在都已经完成。
那么,这个城市级的大数据中心,它的逻辑架构,我们认为是“4+1”第一、要有大数据捕获的体系。第二、有大数据的管理体系和分析体系。第三是它的应用体系,第四要对它进行反哺回去,要有循环利用,通过“4+1”的体系,我们完成了整个城市级的大数据中心的整体架构。这个是立得TrueCloud的产品,它整个大数据的架构由这么构成,具体我们可以详细的再交流。TrueCloud由六个产品构成,从它的采集到融合,到服务管理,到资源中心,到平台管理全部构成了,这样可以完成整个大数据的全过程。中间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解决异构的问题,立得的源数据库解决结构化的数据,也包括非结构的,文本的、视频的、网页的、图片的全部一体化解决,你可以去IOE。
有什么用呢?在经济方面,这个城市的,可以对城市的经济情况进行实时的掌握,可以对城市的状态因为预警,对全城市的发展和产业布局可以进行优化。在这个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热地图,包括城市产业的能耗,每个地方的用能、用水、用电、用功都可以掌握。这是跟城管结合的,我们做了云城管,还有旅游的,立得在这方面有旅游的营销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服务体系,完全以大数据的方式进行展开。
像九寨沟,去年电视台报道,九寨沟的人流控制的很好,我们在这个乐行九寨APP有人流的控制。另外比如我们在企业征信方面的大数据的应用,包括每一家企业它的基本资料,股权结构,你的上游供应商,下游的客户,商业的地位,竞争对手是谁,整个行业的情况全部都知道。这样我们可以包括这个企业的违法违规的一些预警,比如它有没有法院的诉讼,合同的诉讼,在环境上有没有违规,比如在社保上面有没有处罚,我们都可以掌握。这样对政府有什么用?可以优化政府机构的决策,对当地整个城市的产业不一目了然的。另外,它可以很清楚的掌握它管辖的辖区内企业的统计分析的结果,这样帮助政府和企业之间打通了他们的数据。因此,我认为这样可以通过智慧的建设打通企业、政府、金融的任督二脉。
讲一个案例,这是立得做的南海,去年5月30号南海成立了数据统筹局,这个局就来统筹全南海的数据的收集、处理和整合。因此南海是国内数据开放的第三层,第一个是北京,还有上海,南海是国内数据开放的第三层,而且它不但是把大数据的中心建立起来了,成立了机构,而且直接把数据开放给公众,开放给企业。
5月30号成立,8月份进行了它的“4+1”项目的发布,第一、图识·南海,南海的人民以及外来游客都可以在这张图上找到公共自行车点,平价药店,相对百度和Google来说,它的数据更全,更新,更及时。另外,信用·南海,让老百姓对所有的企业都非常清楚,还有一些违法违规的企业,在这上面有预警。另外,数据开发方面,把43个单位的304项数据,14万多条数据全部进行开放。另外,法人平台,信用·南海是对公众的,这个是对政府内部的,这个包括3178项数据,全部都可以查到。另外,南海一点通的超级APP,我们提供Android版,IOS版。为什么叫超级一点通,因为不管气象、医疗、找厕所等都可以,什么都能找到。
因此,通过这个案例我们知道在做智慧城市,在做大数据的时候,这些数说、图识这些热门的词汇,它的背后实际上是一场机制的改革。我们不仅解决技术问题,我们是解决整个政府部门它的机构,它的体制,从它的大动脉到毛细血管,我们全部对它的流程和成果进行了改造,对应的就是南海政务公开的透明度和公开度。
因此,我们做智慧·南海的时候就是打基础,找突破、建桥梁,智慧南海要以数据开放,倒逼职能部门转型。这不是我说的,是南海苏局长和邓书记亲自说的,他们就是要通过数据的开放,通过智慧城市的打造,我们要让政府进行转型,进行服务。这就是我们新一届政府在开放的一些理念。在这中间,我们通过一个一个的智慧城市,一个一个的大数据,一个一个的数据平台,我们要推动整个大数据产业进行往前走,进行大的发展。因此,立得我们要打造的是大数据开发与交易的生态链。这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敬请各位专家来批评指正,也欢迎跟大家在会后进行交流和研讨,谢谢各位!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