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sNews高级编辑 龙薇)“没想到,”北京红鹏天绘总裁徐鹏认为这三个字最能概括倾斜摄影联盟成立一年来的感受,“发展之迅猛,令人难以置信。”面对倾斜摄影联盟即将在第四届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上迎来一周年的纪念活动,感慨良深的徐鹏接受了3sNews的独家专访,分享了倾斜摄影联盟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并提前爆料了一些重磅消息。
在徐鹏看来,倾斜摄影联盟成立以来的这一年充满了各种悬念与惊喜。他没有想到,倾斜摄影技术会发展得如此之快,单就红鹏而言,一年之中就连续推出四款云台,最小的重量如今已经做到970克,这正是公司员工铆足了劲、加班加点的成果。
他没有想到,与倾斜摄影相适应相配套的技术发展也非常快。首先,以基于倾斜摄影模型的修补技术为例,倾斜摄影模型以往难以落地,备受垢病,把街景影像、地面影像进行空三加密,让地面影像替代倾斜摄影模型原来的纹理,破解了难以落地的难题;其次,模型深度应用的技术得以发展,不仅仅能做模型,还能拓展一些深度应用;再次,倾斜摄影自动建模技术进步很快,建模的内容更丰富,建模速度也更快;最后,基于倾斜摄影模型数据应用的GIS软件的功能愈发丰富。
他没有想到,倾斜摄影联盟的意义如此重大,能够发挥如此大的作用;他没有想到,联盟所有成员企业,几乎一周奔赴一座城,热情如此高涨;他没有想到,巡展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当地的热情欢迎,全场爆满之时,甚至会有观众愿意站着把演讲听完,令人动容。至于为何会迎来如此火爆的局面,徐鹏认为,归根结底是大家对当前测绘技术现状的不满,测绘技术和当前形势发展不匹配造成了深层次的矛盾,这也是变革的源动力;加之,工业4.0的浪潮下,智能化、无人化趋势显著,而无人机自动建模技术正好顺应了这一趋势;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倾斜摄影联盟代表的是国内倾斜摄影技术方面的一个集合体,在协同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下,提供的并不是某一款产品,而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代表着一个整体产业的最高发展水平。
作为一位深耕于航飞领域数十载的无人机专家,徐鹏一向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和预见性,但他却为何萌生出了三个“没想到”?对此,徐鹏直言,一年前成立倾斜摄影联盟的时候,颇有些忐忑。即便在当时,无人机被宣传为颠覆性的创新测绘产品,但鉴于应用范围小,施展空间受限,难免会有种螺狮壳里做道场的感觉。此外,无人机测绘产品动辄几十万的价格,任何差池都令人心惊肉跳。正是有了起初的这些担忧,才使得倾斜摄影联盟在经历一年的迅速发展中,让人见识到众多预想不到的惊喜成果。
对于万众期待的倾斜摄影专场,将有何亮点?对此,徐鹏主动向3sNews透露了两点。一方面,红鹏将宣布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开展合作,专门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红鹏的无人机一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将会赔偿一架全新的无人机,而对于伤害到第三者的,保险公司将会提供200万额度以内的保险赔偿金。有了这样的举措后,无人机测绘产品将有望改变年销售量仅有千余套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还将邀请合作伙伴在专场上进行1:500大比例尺测图成果汇报。由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已经触及了传统测绘的核心,这无疑是对传统测绘的变革之战。
谈到无人机倾斜摄影的话题,徐鹏总能滔滔不绝地讲出许多内容,其中不乏鲜有耳闻的干货。他直言,除了那些优势之处,倾斜摄影技术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在技术层面上,数据量非常大、处理效率过低的弊端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和移动化将是未来的两大发展趋势。一方面,在建模过程中,计算机目前只是充当了一个傻瓜式的像素搬运工,而在像素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化过程中,需要智能化;另一方面,目前的数据生产停留在大规模的机柜式生产的水平上,无法实现移动办公,未来倾斜摄影技术将迫切需要发展云服务。
在法规方面,无人机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使得监管层面的工作难以落实;在无人机的制造过程中,企业普遍执行的是各自的企业标准,至于企业标准是否真正达标,并无任何法律依据进行判定,这些不确定性禁锢了倾斜摄影技术发展的脚步。
对于这个即将成立满一年的倾斜摄影联盟,徐鹏还有些许的期待。他希望,除了产品之间的关联度以及弥补性之外,联盟的各大企业还应加强合作,打造高度契合和高度整合的解决方案,避免在向客户推广的时候各说各话,提升联盟的综合技术实力和服务。
最后,他欲言又止,说了句,“更多的爆料,我还要保留在会上说。”欲知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地理信息大会倾斜摄影专场!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