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3sNews高级编辑 陈启临)刚刚过去的愚人节,滴滴爆出要做物流,在钛媒体的报道中说此事已经得到了官方的确认。
滴滴官方的表述是:滴滴在全力解决人们出行问题的同时,也希望可以满足你“懒”的出门时对物品寄送、购买的欲望。市场需求让我们萌生了滴滴快送的念头,此功能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车辆资源,同时也能够提升物品运送效率,降低配送时间,让物件快速完成寄出、到手的传递。
和Uber的物流服务类似,滴滴也会让专车司机担当快递员的职能,未来仍然基于滴滴的App平台。有物流需求的用户就可以查找周边的司机,然后叫他们上门取货再送到指定地点,或者让他们帮忙买些什么东西送过来。
滴滴拿专车做物流,可能与上个月滴滴快的向专车市场再投入10亿人民币有直接关联。专车出行一方面仍然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但情况更多是人们拿着优惠券消费;另一方面,试水专车物流也是再辟新的专车应用领域,让人们对专车服务有一次全新的理解,也许滴滴专车未来还能做更多的事情。
滴滴的这番尝试也能从让人们从侧面推测,现有的专车资源单纯用于出行目的可能已经存在空驶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留给滴滴快送的挑战在于如何优化配置专车资源。滴滴团队也没有过多透露这方面的运营计划。如果快递业务比较火爆,专车司机会不会一边倒地都去当快递员?这是滴滴团队应该考虑的问题。滴滴快送的价值,肯定要与专车出行业务相互配合,稳定专车市场的价格。
另外,滴滴快送服务或许也能和前几天团队要做滴滴拼车扯上关系。就像连跳广场舞的大妈都被京东征去做物流配送了,所以不能排除滴滴未来的快送服务也会动员拼车车主的可能性。
滴滴在做的事情,对物流业会有多大的影响力呢?
对物流业有研究的36氪作者Nicholas曾指出,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8%,而发达国家这一数字只有9.6%。这里面的差距反映出国内物流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即物流资源过剩导致的高成本现象。在中国,对物流市场的两个描述性数字是50万货主企业和1200万货车,负责对接两者的主要平台仍然是传统的中介服务。虽然国内移动互联网中已经出现过去中介化的O2O货运对接平台,但始终没有太大起色。
从本质来看,滴滴团队还是在对Uber的服务进行模仿,在自己的资源基础上打进物流业,但他们并没有改造传统物流业,而只是在传统物流业的外围开发。对于已经颠覆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滴滴或快的团队,改造传统物流是否有吸引力?但至少从两家公司的基因来看,他们想在纯2B端的市场里做点事情的兴趣,也许并不大。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