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北斗高精度实现应用国际化》
吴林:今天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把合众思壮在北斗核心技术和北斗产业化推广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跟大家进行分享。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发力北斗高精度,实现应用国际化”。这个寄语是孙家栋院士给北斗产业化方面的题词,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我们一直在思考,北斗导航系统凭什么能够跟GPS竞争,如何提高北斗服务的全球竞争能力。我们大家都知道全球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在运营,北斗导航系统,经过三个阶段,到目前来说,已经形成了区域化的服务能力,从我们的角度去看,北斗导航系统,有它独特的一些系统上的特点,比如说它是第一个在使用的三频导航系统,它具有通讯的功能,这些特点会给卫星导航应用,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优势?从目前来说,三频系统,从我们的试验结果来看,它在长基线精确定位,它在接收机时间方面,都显示了它的独特优势,去年我们也参加了北斗高精度接收机的测试,在100米长的基线,北斗高精度接收机它的可靠性、可用性表现都是非常突出的。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在北斗的超导性里面,如何发挥出北斗三频导航系统的优势,从我们的观点来看,高精度发展趋势,已经从导航、定位发展到控制,比如像在精细能力方面,它通过精准定位和拖拉机液压控制技术相结合,已经实现北斗精密定位基础和控制基础相结合,在高精度市场去看,从全球市场看,高精度它的应用方面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包括传统的一些测量测绘,还有包括像灾害监测,还有包括智能电网,农业、建筑、航空、航海等等方面,所以过去我们有一句话说,卫星导航应用是受人们想象力的限制。北斗导航芯片为我国导航产业创造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我们如何利用好北斗导航系统它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在现阶段,我们能够接收到最丰富的卫星导航信号的区域,我们在国内很多地区进行过测试,我们发现最多的时候可以收到26颗甚至到31颗卫星信号,包括北斗、GPS、GLONASS,我们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导航信号能够应用好,并且为中国的企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一些机会。
从整个卫星导航发展产业链来说,由于历史的一些原因,欧美企业在产业链两端,也就是它的核心技术和它的解决方案和应用方面,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壁垒和竞争性的优势。国内企业经过这几年政府的支持,可以说发展速度也是非常迅猛的,但是相比较而言,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而且在核心技术方面,和国外企业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不能够突破国外企业对于产业链两端的把控,我们的产业发展将受制于人。所以说,如果我们不改变,模仿跟随,或者满足现状,我们建不起规模,也走不向市场,而且竞争对手也不会在原地等着我们赶超,我们如何在这个阶段,在企业发展动态中实现超越,这就需要新和突破。
下面我讲一下北斗机遇下合众思壮的战略布局。合众思壮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战略布局,是121战略,一个核心竞争力,两个业务发展方向,一个服务平台。从核心技术方面来说,我们主要是关注聚焦在北斗高精度芯片、算法以及服务平台方面,从两个业务方向选择来说,一个是北斗高精度,另外一个是北斗应用服务平台,北斗高精度,主要指的是向高精度产品,高精度天线,还有一些高精度的终端这里面,我们目前主要是在这种精细工业方面,智能架构方面,我们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移动互联方面,在公共安全,还有测量测绘,还有一些专业的GS手持机,采集器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在服务方面,我们着力打造中国位置,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和下一步我们正在建设的广域高精度的增强平台。
北斗高精度可以说是合众思壮的战略核心,支撑这个战略核心,包括对芯片和算法、天线、终端,以及到行业解决方案,最后到增强系统方面,我们都进行了全产业链的布局和储备,这里面我们在2013年通过国际化的并购,收购了hensisphere为公司,这个收购是我们对国内企业掌握核心技术,进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方面的探索,可以说我们是国内第一家收购海外卫星导航核心技术的公司,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我们通过这样的国际并购,合众思壮获得了优秀的海外人才储备,以及丰富的国际化专利,包括国际化品牌以及遍布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渠道,用户和产品资源。在北斗行业里面,有一句口号叫中国的北斗,和世界的北斗,北斗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服务,我们的想法就是要在卫星导航技术的发源地和聚集区,通过收购和引进技术,发展中国产业,同时带动中国产品走向海外市场。所以作为北斗产业的首次海外并购,合众思壮在这种过程中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希望也是将这个过程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思路,来引进同行业进行探讨,也希望得到行业内的合作建议,同时合众思壮也愿意将这些资源在行业内进行充分分享,成为北斗国际化的一个推动力量。这次的海外并购的意义,到底在哪里?通过这次海外并购,我们自身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卫星导航的核心技术方面,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它是稀缺资源,通过这样的并购,我们聚集了一大批,在卫星定位行业里面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科学家,还有工程师,通过这样的并购,可以使公司从技术方面,一跃成为国家第一流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从技术目标来说,我们通过这样的并购,我们掌握了这种卫星多模卫星接收机,它的基带芯片设计技术,精密的算法和多模的接收机和天线的核心技术。
三、从知识产权方面来说,中国是卫星定位的应用大国,但是还不是一个产品技术的强国,我们通过这样的并购,掌握获取了七十多项国际专利,这些国际专利,为合众思壮下一步产品走向国际化市场和海外市场,扫清了一些障碍。还有一个就是我们通过这样的并购,我们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团队,这里面包括在国际上一流的企业的一些优秀管理人员,以及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队伍。这里面包括RTCM104的协会主席,也是在我们收购的这家企业里。
我们认为在发展北斗高精度过程当中,成熟可靠稳定的高精度核心部件,是发展整个产业的基础。在2013年,在我们并购了国外这家公司以后,我们在短时间之内开发出三芯七频点的北斗模块,这些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市场推广,这样的产品已经在向驾校,智能家庭,向精细农业,向测量测绘,在这些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我们今年在广州的驾考项目上,因为北斗的三频接收机,能够收到更多的卫星信号,所以在广州比较复杂的道路环境下,这个接收机产品,能够持续稳定的提供高精度的定位信号,这也得到了业界一致的好评。从未来的布局,合众思壮会坚持发展以云+端为核心的产业布局。这里面包括合众思壮和北京市政府以及中关村产业联盟成立的合资公司,建立北京市的北斗位置服务平台,这个公共位置服务平台,既面向个人,同时也面向中小型企业基于位置的服务。包括提供一级增强以及下一步到星级增强的服务,它的服务方向,既涵盖大众市场的应用,同时也涵盖了行业的一些应用。开放、联合、共赢是中国位置服务平台的商业模式,这些模式我们为广大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我们称之为叫“插线板”式的模式,中小企业可以借助这个模式,来提供他们特定行业的位置服务应用。另外我们北斗高精度在海外的实践项目,我们在2014年5月份,完成了巴基斯坦国家位置服务网一期工程的建设,这个项目是2013年李克强总理到巴基斯坦签署了关于中巴的重要合作项目,我们一期工程在卡拉奇完成了五个站点的建设和验收工作,它是支持以北斗高精度为基础的操作,二期工程的建设,今年也将逐步开始。这个CORS系统的建设,它的意义在于我们真正把北斗的一些应用,推向了海外建设,通过CORS系统基准建设,包括一些测量测绘,和其他应用领域的产业化应用,也随即而展开了。
最后我汇报一下关于合众思壮中国精度平台的建设,合众思壮在2014年发布说要建设中国精度北斗星级增强系统,目前我们正在做核心系统的研发和系统建设的过程当中,这个中国精度将向全球用户提供完全免费的亚米级的服务,以及分米级、厘米级增长的拓展服务,免费开放精度可以达到米级甚至亚米级。分米级和厘米级的精度,我们第一步可以做到0.3—0.1米,到2017年,我们要做到厘米级,也就是要达到现在两厘米的精度。在明年2015年,大概在一季度到二季度,我们可能先开始提供米级的增强服务。我们产业发展的思路,以中国市场为基础,为核心,扎根中国,发展海外,发展国际化的市场。我们下一步的计划,要在向俄罗斯、南美等一些地区建立我们的海外市场网络,把我们的北斗一些技术和产品,在亚太、南美和东欧地区进行推广。同时,也实现本地化的服务。
最后对报告我做一下总结,一、北斗在发展高精度应用上的优势,给中国企业创造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是有保存期的。二、核心技术与市场应用,是发展产业链的一端,是中国企业实现赶超的关键。三、关键技术与知识产权为国外企业和人才所掌握,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如何吸收、引用和发扬,通过海外并购和资源合作,是一个可行的路径。合众思壮也愿意与行业进行分享。四、移动互联将深刻影响和改变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合众思壮七年搭建了云+端的平台,参与了各类国家级、城市级、行业级的基础设施位置服务网建设,具备丰富的系统资源和功能部件,并具备商业化的基础。五、合众思壮拥有重点发力产业链的基础,在海外寻求基础合作,在国内寻求行业应用的合作,也期待大家的进一步了解和沟通,谢谢!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