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中国"北斗"卫星 将强化军事测绘能力

  在军事测绘对未来战争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中国“北斗”卫星日前的成功发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西方媒体更是宣称这是中国军队开始关注外层空间军事意义的信号。 

  未来作战谋取信息优势,实现精确打击和精确作战将成为联合作战的关键要素之一,而有效的军事测绘信息保障,则是实现目标精确定位以及实施精确打击、赢得信息化战争胜利的重要前提条件。然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必须有强大的情报支持。

  近年来,美军充分实现了战场侦察监视、情报收集、通信和指挥控制的无缝链接,使各种作战平台实现数据联通。据报道,伊拉克战争期间,伊方通过对美军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干扰,使美军的精确打击效果大打折扣,多次出现误击误伤事件。这些事件暴露了GPS本身存在的易受干扰等弱点,因此,美军一直致力GPS的现代化改造,不断增强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不断完善新的GPS安全体系。同时,进一步提高系统保障功能,使系统抗毁能力大大提高。

  中国“北斗”导航卫星日前升空,引起了西方的关注,这标志着中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据报道,北斗星通卫星导航技术公司总裁周儒欣表示,中国的卫星导航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绝大多数应用都是建立在美国军方主导的GPS系统之上。一旦发生战争,美国关闭应用,后果不堪设想。中国必须拥有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

  报道表示,鉴于信息战是中国军队最薄弱的环节,中国军队正在积极解决最关键环节的数字化通讯与精确定位问题。为此,“北斗一号”定位/通讯系统正在更加广泛地被军队运用。中国原来计划从2009年开始发射至少7颗“北斗二号”卫星,进而同时研制新一代的北斗型定位炸弹以及其他武器。但是近期有消息来源称将提前发展二代“北斗”系统。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称,中国近年来积极参与欧盟“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然而,美国已和欧盟达成协议,凡作为军事用途之用伽利略系统,一律不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国开放使用。于是,中国只能独立自主,完善适合于自己国情的卫星定位系统。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1、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数量:24颗

  轨道:高度约20200公里,分布在6条交点互隔60度的轨道面上

  精度:约为10米

  用途:军民两用

  进展:1993年全部建成,正在实验第二代卫星系统,计划发射20颗卫星,定位精度将达1毫米

  2、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数量:30颗(27颗为工作卫星,3颗为候补)

  轨道:高度为24126公里,位于3个倾角为56度的轨道平面内

  精度:最高精度小于1米

  用途:主要为民用;

  进展:2005年12月28日首颗实验卫星已成功发射,预计2008年前可开通定位服务

  3、俄罗斯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数量:24颗

  精度:10米左右

  用途:军民两用

  进展:目前已有17颗卫星在轨运行,计划2008年全部部署到位

  4、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数量:3颗(2颗为工作卫星,1颗为备用卫星)

  用途:军民两用

  进展:前两颗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发射成功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盖茨在清华大学演讲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