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正准备启动第二轮“火星计划”,该计划将携带多项科学任务,于2017年至2020年间实施火星探测。
据《印度时报》7月18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拉达克里斯南近日在孟买的塔塔基础研究所宣布了这一消息,并强调,该计划能否顺利启动,取决于今年9月24日的 “曼加里安”号火星环绕探测器(MOM)能否进入指定入轨点。
作为印度首个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质量为1.35吨,有一辆小汽车那么大,携带有先进的传感器,期待能探测到火星大气中存在的甲烷痕迹,这有助于证明火星曾经存在过原始生命。
“曼加里安”在印度语中意为“火星船”,目标是发展行星际探测任务所必须的设计、规划、管理和操作的相关技术。该探测器于2013年11月5日从印度东海岸的斯里赫里戈达岛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耗资约7300万美元。
截至今年5月,“曼加里安”号正式进入飞往火星的第四阶段旅程,顺利完成了全部6.8亿公里行程中的5.1亿公里,并保持了良好的状态。拉达克里斯南指出,目前开展的第一阶段火星探测的主要任务,是证明印度拥有将飞行器精准推送入轨的能力。到现在为止,“曼加里安”号已完成了79%的工作任务。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同时指出,9月24日“曼加里安”号进入火星轨道将面临很多挑战,如液体远地点发动机在出发300天后重新启动的效果是否理想等。
近年来,印度在空间探索方面取得的成果显著。据新华社报道,2008年10月,印度成功发射该国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2013年7月,印度成功发射首颗导航卫星,为构建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迈出重要一步。
另据英国《卫报》报道称,印度的目的不只是收集火星上可能显示有无生命迹象的信息,也不单纯是展示技术,而是要暗暗与地区对手中国进行星际竞赛。
“如果‘曼加里安’号的第一次入轨尝试获得成功,那么,印度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首推入轨任务的国家,也将是亚洲第一个实现这一目标的国家。”拉达克里斯南说。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