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370航班的失联事件,牵动了全世界人们的心。截止3月11日早8点,马航已失去联系近80个小时,倘若这架飞机真如推测的那样空中解体,直沉入海,那幸存者的生还希望就变得越发渺茫了。忧心忡忡的公众,在揪心之余,不免发出这样的质疑:为什么先进的雷达设施也无法迅速给出结果? 为何关键时刻掉链子?
针对该问题,有雷达专家专门予以解答。据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所长龙腾表示,如果飞机金属残片是沉入水底,雷达探测器则无法起到作用。龙腾说道,“雷达探测器照在海上是有一定照射区域的,辐宽只有几十公里的雷达要向把几千平方米的海面整个扫一遍,需要足够的时间。如果飞机的金属残片漂在水面上,那么雷达是能看到的,如果金属的残片全部沉在水里,雷达是不能穿透水的。1米以内的水里或许是可以看到的,但只要是沉下去,雷达探测器则无法看到。”
原来,雷达无法穿透水面,这样的回答也许解答了公众心中的疑问,但对于失联的马航370航班,人们依然希望能有强大的技术手段尽快找到这架飞机的行踪,但海上搜救向来都是困难重重的。
目前,多国搜救、超过40艘舰船和25架飞机参与,其中包括载有先进雷达的军舰和战机,中国还动用了近10颗卫星,为什么还找不到一架大飞机? 据了解,海上搜救从来都很困难,40艘舰船和25架飞机,确实是强大的搜索力量,但放在1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上,确实如大海捞针。但至少现在相关海域天气晴朗、能见度高。截至今日早8点,多个国家的飞机与船只在客机失联海域展开搜寻,但仍未确认打捞出属于失联航班的物体。如果客机在空中解体,海面上很可能出现大面积漂浮物,对搜寻工作相对有利。但如果客机在“非指令”状态下整体触海,较大可能是解体后下沉,而非大面积漂浮,造成搜寻困难。此外,水流的流速也会对飞机残片的漂浮方向、位移等造成影响,给搜救带来困难。
3月11日,海上搜救持续进行,但始终没有阶段性进展。“凭空消失”的一架飞机,这一前所未有的谜团,何时能解?期盼能尽快给出答案,让我们为失联飞机上的239人154名同胞祈福! (文|龙薇)
本文由3sNews.Net原创发表,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news.3snews.net/2014/0311/29315.html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