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记者发现,无论是前几天阿里巴巴收购高德地图,还是腾讯入股大众点评,各方的论调都截然不同,唱红唱黑者均有大批。而一贯低调以自主开发为主的百度LBS事业部,在其他两巨头热衷收购时更是屡屡被提及,很多评论认为百度地图2013年在O2O领域的强势,是导致腾讯和阿里巴巴做出收购决策的重要原因。
但作为普通的使用者,用户究竟对巨头们的O2O梦想怎么看?与行业主流观点是否有差池?记者通过互联网进行了一番小规模的用户调查,试图解开心中谜团。
调查一:社交、支付、地图三选一
首先对三巨头在O2O领域最为核心的“入口”资产进行用户调查。腾讯的微信等社交工具是其强项,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使用者众多,而百度地图则是百度LBS事业部中的核心产品,整个O2O链条均围绕其打造。
在记者访问的不同年龄、职业、地区的网友中,除一线城市的年轻白领中有人选择微信,理由是打车可以返费外,其他大部分人都将票投给了地图。
究其原因,首先是支付对于生活消费来说只是工具而已,不会因为常用支付宝,而去选择阿里巴巴的生活消费内容,就像不会在银行购物一样,总感觉有种不专业会吃亏的感觉。微信的情况类似,在微信的频繁改版中,很多人二三线城市的人,以及一些上了岁数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微信还可以进行生活消费。
另外大家宁可为微信推荐的游戏付费,也不愿通过微信购物。“微信上又不方便,再说假如我买点什么东西,所有朋友都知道了,感觉特别不好”,中国人的习惯性思维使得大家更愿意选择地图作为O2O入口,觉得用地图才是顺利成章的选择。
国内权威调研机构CNIT-Research(中国IT研究中心)发布《2013年手机地图市场监测报告》中也支持了这一结果,报告指出:用户在选择手机应用时,往往更愿意选择一个涵盖吃、住、游等全方位信息及服务的应用。有65.93%用户认为手机地图属于生活服务类产品,手机地图作为生活服务类产品逐渐得到用户认可。
调查二:找生活服务,用百度还是用高德?
在地图领域,百度和高德是一对冤家,高德作为导航厂商进入该领域较早,但百度作为后起之秀的发展势头迅猛。根据《2013年手机地图市场监测报告》显示:百度地图在手机地图客户端累计用户市场占比达54.26%,稳居第一位,累计用户超过2.46亿。百度地图周活跃用户市场份额同样超过5成,达到51.6%。百度地图已经是地图领域的NO.1。
在记者随机的网络访问中,有一些从高德地图转用百度地图的人,尤其在有车一族中的表现更为明显。其中百度导航率先免费是一个契机,造就了大批用户的转移。另外在口碑上,大家普遍认为百度地图的生活服务信息更全,使用起来也比较智能化。“我都劝他们换百度地图,找啥都有,连高速路服务区的信息都特别全,市里的就更不用说了。”
很多被调查者更是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表示困惑:“高德还有生活服务?”从产品定位和宣传的效果来看,百度地图作为“一体化生活服务平台”已经深入人心,而高德却始终是导航厂商的形象。
分析:百度地图成熟接地气
在《2013年手机地图市场监测报告》中提到一个数据:得益于百度地图持续进行的生活服务信息平台传播,在“手机地图的功能用户使用情况”部分除基础功能外,附近/热点查询功能渗透率不断攀升达到42.58%。其中餐饮、银行、娱乐、商城超市、酒店信息查询在生活服务信息查询行为中比例最高。
与业内人士讨论得知,造成这样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是百度LBS产品矩阵的定位清晰,围绕地图展开O2O的生态打造;第二是百度地图更加开放,能够让商家、用户、开发者在其中找到共赢的平衡点;第三是百度地图的O2O环境已经日趋成熟,与真实世界的对接顺畅,符合中国网民的真实需求。
而反观两大巨头的布局,仍处在“刀枪入库”的震荡期,整体结构还不可知。用一个通俗的比喻就是,百度地图已经在O2O领域奔跑了,而他们还在挑选穿哪双鞋更合适。
对于用户来说,真金白银的生活服务消费,显然更愿意选择一个靠谱、更加成熟的平台,并且能够真正“接地气”,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实用主义倾向明显的O2O用户群体中,成熟接地气的百度地图占得先机并不出人意料。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