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闭环"不止一环 解读百度地图打车功能的平台化

进入11月,高百大战后的地图行业略显沉寂,而百度地图明显不愿被双十一抢了风头,果断加入到促销的行列当中。百度LBS旗下百度地图、团购等产品各类优惠促销活动着实吸引了不少眼球。记者通过相关人士获悉,百度地图将会在11月中下旬针对打车功能开始议论大规模的推广活动

  进入11月,高百大战后的地图行业略显沉寂,而百度地图明显不愿被双十一抢了风头,果断加入到促销的行列当中。百度LBS旗下百度地图、团购等产品各类优惠促销活动着实吸引了不少眼球。记者通过相关人士获悉,百度地图将会在11月中下旬针对打车功能开始议论大规模的推广活动,其中隐藏着的对平台化和商业化的努力不言而喻。

  进入2013年后,BAT三家纷纷加强了对移动互联网的渗透与控制。基于全面布网、重点打造的策略,百度一举实现了从互联网企业向移动互联网企业的转型,无论是分发、搜索还是平台化都搞的有声有色。与阿里和腾讯相比,面对移动互联网的百度更像是一位“进击的巨人”,几番组合拳过后不论是资本市场、用户还是竞争对手都感受到了来自百度的狼性。

  与风风火火的分发平台、互联网金融相比,百度始终的“拳头”百度地图已经发展多年,逐渐获得了领先的市场地位和用户认知,系出名门的百度地图、百度导航在今年也十分拉风的用几个轮次的广告投放以及舆论大战有节奏的提升了影响力。记者了解到,目前百度地图已经当仁不让的成为地图类软件中的领先者,且与竞品对比无论是品牌还是用户量的差距都在不断拉大。

  而O2O这个多年唱未曾响的概念通过移动互联网迎来了转折,地图App基于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自然要承担商业化模式的搭建和完善。作为一个百度地图的老用户,记者已经深切的感觉到百度通过“生活服务信息平台”弥补地图App工具化应用的短板,承担打造O2O商业闭环的“野望”,但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所谓商业模式和商业闭环依然是飘在云间不知所云的概念,远远不如一个简单好用的功能来的实在。

  目前,打车软件是移动互联网O2O的典型应用形态,概念火爆后即便面对相关单位的压力,依然风头不减,吸引了大量风投和用户。目前,主流打车软件已经在全国30多个城市上线运行,甚至进军香港市场。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大量相对较小的打车软件已经退赛离场,仅存的几家胜利者也在靠疯狂烧钱拉拢用户——与广阔的国土面积相比,任何一家小众的打车软件都过于渺小,谁都没有本钱全面覆盖如此巨大的市场。

  而百度地图推出“打车”功能被认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剂良方。一来百度地图拥有任何打车软件都无法匹敌的影响力和用户覆盖度,2亿多基于位置需求的用户无疑都是打车软件天然的目标人群。二来百度地图始终都在进行平台化的演进,各类模块十分成熟,也便于打车软件快速接入。三者百度地图本身也拥有O2O落地的迫切愿望,有意愿也有资本针对线上打车这一用户行为投入重资进行培养和教育,又不会与任何一家打车软件形成竞争关系。

  于是在多方合力下,打车真的就成为了清晰可见的移动互联网O2O入口之一,并成为百度地图商业化探索的关键一环。

  对于百度来说,大力推广打车功能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意义——在用户从查找路线向生活服务信息查询再到消费的行为演进过程中,扮演好“老师”的角色。

  从数据来看,百度地图打车功能已经成为打车软件的一个重要流量入口,也成为了用户行为从线上到线下转移的一个重要完结点,同时对百度来说,打车能够有效补足线下覆盖面积不够宽广的弱点,因此全力以赴针对打车做到“一点突破盘活全局”就不难理解了。

  从“生活服务信息平台”的产品定义我们可以看到,百度地图希望打造的是一个连通线上和线下的跨界产品,其基础是位置、落点是生活、手段是平台、形式是信息,而最关键的“服务”则成为了盘活整个大计划的核心。简言之,百度地图剥离实物交易,专注于服务,一来能够直接将自身与绝大多数电商区隔开,避免进入泥潭一般的红海,二来也更容易向用户传达一个印象:甭管您去哪买东西,找服务来我这就好。通过这个策略,百度地图从技术上的提升非常迅速,介入的电影票订座、酒店预订、团购、打车等等功能都十分完善,也拥有了广泛的用户基础。

  但百度地图必须要面对的是,用户对地图App的认知依然偏向与“定位导航”及对生活服务信息的查找,从查找向消费的演进虽然短暂,但也十分艰难。因为查找只是一次简单的点击,而消费则要关系到价格判断、消费决策、支付系统及体验、用户信任度等等因素,而用户对这个新消费平台的使用习惯也需要长久时间的教育和培养——O2O最后一环的问题并不是百度地图一家在面对,整个地图行业所有企业都注定要闯过这一道最大的难题。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