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智慧城市是一场“阴谋”

智慧城市是一场“阴谋”?上海能否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10月17日,在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办,上海华夏文化创意研究中心承办的“智慧城市与现代生活方式”论坛上得到解答。

  智慧城市是一场“阴谋”?上海能否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10月17日,在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办,上海华夏文化创意研究中心承办的“智慧城市与现代生活方式”论坛上得到解答。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太彤认为: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将集约、低碳、生态、智慧等先进理念融合到城市发展的具体过程中,促使城市“不得病”、“少得病”和“快治病”,保障城市健康和谐发展,并利用智慧城市技术手段,提升企业自身运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让老百姓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便民’、‘利民’和‘惠民’,由此带来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黄浦区区委副书记孙甘霖就论坛主题作了生动注解。

  智慧城市最早由美国IBM公司提出,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封松林说,“IBM提出的‘智慧城市’概念更多的是指建设智能城市,即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商业模式的变革、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升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慧城市’是美国公司抛出的一场‘阴谋’。”福卡智库首席研究员王德培分析说,“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城市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缺少智慧,因为城市的建设者太注重当下和眼前的利益。”

  王德培指出:“城市的发展需要重新找回个性和智慧,这需要建设者对当前形势有一个由内及外的深刻认识,也需要通过推导合理预测未来。更重要的是,城市建设者要能够做到‘随缘’,即跟随经济规律、发展规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迅猛发展,一些传统商业模式和经济业态遭遇严重冲击。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是否需要保护这些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经济业态?在王德培看来,“新商业模式和经济业态的出现将倒逼中国经济改革。”

  以互联网金融为例,银行在向中小企业放贷的过程中设置诸多门槛,而互联网小额贷款平均每笔7万元,“互联网金融不管不顾地往前‘渗透’,势必对这些依靠资源垄断的传统金融机构造成巨大挑战。”王德培分析说。

  “上海也许很难成为‘智慧城市’。”封松林强调,“‘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自下而上的改革和设计,上海的城市规模太大,很多地方很难重建。不过,这并不妨碍上海成为‘智能城市’,也不会影响上海在‘四个中心’建设中的改革和发展。”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新技术:穿越时空精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