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诞生时起,地理信息便注定与影像不可分离,无论是二维地图还是三维城市,卫星遥感到航空拍摄图片,从大众应用到行业应用,影像已经从单一的视觉识别到如今高分综合采样数据,以可视化的界面展开地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直观和便捷。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对于GIS另一重大的意义在于国防科技建设。1991年海湾战争前夕,美军中央司令部在制定对伊拉克、科威特的空中打击方案时发现,他们手上只有20多年前的旧地图,难以引导部队作战。对此,美军启用卫星,用它拍摄的多光谱图像资料绘制了战区的最新地图,对道路、桥梁、机场、工厂、发电厂、军事设施等目标进行了准确标注。这些地图成为美国各军种攻击时的关键助手。突破发展国产高分影像是市场需求,也是国防战略需要,高分一号的上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比肩北斗系统。因为,2011年以前,几乎所有的高分卫星影像均来自美国。
2012年1月,中国首颗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成功发射升空。2013年4月,高分专项中的高分一号卫星成功发射,高分一号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开启了中国全新的对地观测的高分辨率时代。
曾有外媒报道,称中国“遥感”系列、“天链”系列已完成卫星组网,北斗系统已覆盖亚太,中国还有数十颗用于观测和资源探测的各类卫星。在此基础上,“高分一号”及以后发射的高分辨率卫星,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天基对地观测体系,其意义非凡。
根据目前已公布的资料显示,高分专项的天基系统包括至少7颗高分系列卫星,分别编号为高分一号到高分七号,它们都将在2020年前发射并投入使用。
业内存有共识:在3S中,遥感RS的存在历史最长,但至今商业化程度确是最为落后。其实从商业模式上,卫星影像已经和大众的衣食住行结合起来了。谷歌地球是最先把卫星影像带到大众消费当中的,遥感影像则早已融入了大众的网络生活当中。遥感影像的意义早已不止于提供图像本身,更多的应用模式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逐步清晰呈现,少数为此作好准备的企业也会首先获益。
回首34期《3S新闻周刊》的“遥商之距”,弹指一挥间两年过去。但两年时间已经足以让一个成熟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了,今日的遥感市场已远远超出当年之预期。而对于未来,一如仰望宇宙星空,我们知其浩瀚而不知其边际,但我们总是一天比一天看得更清晰、更遥远。(文|本刊主编 何耀荣)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