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3S新闻周刊》49期刊首语:再看遥商之路

2012年1月,中国首颗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成功发射升空。2013年4月,高分专项中的高分一号卫星成功发射,高分一号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开启了中国全新的对地观测的高分辨率时代。

  9月6日,美国宇航局的月球科学探测器火箭在弗吉尼亚州瓦罗普斯飞行中心的发射额外地受到世人的关注,因为火箭点火的爆炸声触发了一架远方的照相机,拍下了一张历史性图片:一只不幸的青蛙被发射冲击波炸飞上天。这张弥足珍贵的照片让这只注定难以幸免的青蛙,定格在人类航天史的辉煌一刻中。这就是影像图片的魅力,千言万语长篇大论有时候不如一张恰如其分的影像解释得更清晰彻底。

  自诞生时起,地理信息便注定与影像不可分离,无论是二维地图还是三维城市,卫星遥感到航空拍摄图片,从大众应用到行业应用,影像已经从单一的视觉识别到如今高分综合采样数据,以可视化的界面展开地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直观和便捷。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对于GIS另一重大的意义在于国防科技建设。1991年海湾战争前夕,美军中央司令部在制定对伊拉克、科威特的空中打击方案时发现,他们手上只有20多年前的旧地图,难以引导部队作战。对此,美军启用卫星,用它拍摄的多光谱图像资料绘制了战区的最新地图,对道路、桥梁、机场、工厂、发电厂、军事设施等目标进行了准确标注。这些地图成为美国各军种攻击时的关键助手。突破发展国产高分影像是市场需求,也是国防战略需要,高分一号的上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比肩北斗系统。因为,2011年以前,几乎所有的高分卫星影像均来自美国。

  2012年1月,中国首颗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成功发射升空。2013年4月,高分专项中的高分一号卫星成功发射,高分一号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开启了中国全新的对地观测的高分辨率时代。

  曾有外媒报道,称中国“遥感”系列、“天链”系列已完成卫星组网,北斗系统已覆盖亚太,中国还有数十颗用于观测和资源探测的各类卫星。在此基础上,“高分一号”及以后发射的高分辨率卫星,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天基对地观测体系,其意义非凡。

  根据目前已公布的资料显示,高分专项的天基系统包括至少7颗高分系列卫星,分别编号为高分一号到高分七号,它们都将在2020年前发射并投入使用。

  业内存有共识:在3S中,遥感RS的存在历史最长,但至今商业化程度确是最为落后。其实从商业模式上,卫星影像已经和大众的衣食住行结合起来了。谷歌地球是最先把卫星影像带到大众消费当中的,遥感影像则早已融入了大众的网络生活当中。遥感影像的意义早已不止于提供图像本身,更多的应用模式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逐步清晰呈现,少数为此作好准备的企业也会首先获益。

  回首34期《3S新闻周刊》的“遥商之距”,弹指一挥间两年过去。但两年时间已经足以让一个成熟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了,今日的遥感市场已远远超出当年之预期。而对于未来,一如仰望宇宙星空,我们知其浩瀚而不知其边际,但我们总是一天比一天看得更清晰、更遥远。(文|本刊主编 何耀荣)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