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客如云”彭雷:O2O连接商与客

如今移动互联网的便携和基于地理位置的属性,LBS应用再度赋予了O2O新的活力,模式上,它打破了单一的Offline to Online以及Online to Offline的形态,将两个方向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基本的闭环。

  O2O成为了LBS应用对商业模式的又一尝试性探索。2003年,从阿里巴巴旗下诞生的淘宝网,将很大一批线下商户拉到了线上,让许多不懂互联网的商户获得了线上的商机,Offline to Online的序幕就此拉开。2010年,Groupon的团购进入到了中国,大批团购网站一夜兴起,广大互联网网民通过群体购买行为获得了线下商家的巨大优惠,一下子又成就了Online to Offline的辉煌。

  如今移动互联网的便携和基于地理位置的属性,LBS应用再度赋予了O2O新的活力,模式上,它打破了单一的Offline to Online以及Online to Offline的形态,将两个方向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基本的闭环。具体来看,这一模式通常首先将用户带往线下,在完成消费后,通过分享、评价、转发等移动交互模式回传到线上,向他人传播产品及服务的价值;另外,利用用户回传过来的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能够帮助用户在将来推送精准的服务信息。

  “客如云找位”是一款名副其实的吃饭找座应用,用户将吃饭的需求提交给“找位”,产品通过用户的筛选条件为用户推荐周边有座的餐馆,让用户最高效率完成座位的预定。

泰伯网
“客如云”创始人彭雷

  “客如云”是彭雷的第五次创业。作为一名连续创业者,他曾在中国IT刚起步之时独立创办社区网站;在网络数据价值的启蒙时代中,他已开始尝试数据营销创造新的价值;2010年,团购热潮爆发,身为24券联合创始人兼COO的彭雷,开始了他对O2O模式经验的积累与深刻思考。

  去年6月份,彭雷离职24券后,再度创业,在北京创立了时时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创业的方向再度直指O2O领域,而锁定餐饮行业,开发针对商户的客如云智能云平台,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所走出的第一步。

  “你能忍受自己定过10次以上饭的餐馆,每次都在问‘您贵姓?您在哪?有什么忌口?’吗?但如果一家餐馆一接到您的来电就直接说‘X先生/Y小姐您好!今天有一道菜更适合您的口味’时,你是否立刻感觉有很大不同?”彭雷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首先给我们提了这样的问题。在这样一种体验需求下,彭雷果断借鉴嘀嘀打车的C2B模式,推出了“客如云找位”。

  依托“客如云”在B端的先发优势以及在C端的需求创新,这种将顾客与商户连接起来的体系能否创造出成功的O2O闭环并引爆新新商业模式?彭雷或许已经给了我们一些明确的答案。

  《3S新闻周刊》:“客如云找位”刚刚推出不久,请您介绍一下这款产品的开发设计理念,以及发展的现状。

  彭雷:我们是从O2O打车产品中获得的灵感。在我看来,打车类产品是O2O闭环做得最好的,原本时间和空间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解决。今年春节过后,团队感到在B端推广商家的进度还是有些慢,发展C端产品已是当务之急,所以我们参照嘀嘀搭车的C2B模式推出自己的APP,并与“客如云”在B端的智能云平台打通,把用户推到附近的餐馆,再让用户自己决定去哪吃更好。目前“客如云找位”积累的中高端商户数已有4000多家,其中近2500家已经上线供用户选择。

  《3S新闻周刊》:在B端为商户提供服务的智能云平台能够为“客如云找位”提供哪些支持?

  彭雷:云平台可以帮助商户实现对消费者的智能化、云端化、移动互联网化,帮助商家把和消费者的互动点都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起来,并提供一个整体的CRM进行客户资源累计和营销方案设计及规划,以及协助进行客户关系运营等,最中建立起顾客和商家之间的有效服务通道,进而拉动商家的持续盈利能力。

  《3S新闻周刊》:“客如云”已经形成了一套针对两端用户的服务体系,那么如何建立起一种品牌忠诚度,吸引商户和顾客使用我们的平台?

  彭雷: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与O2O最早的团购模式做对比。在团购商业活动中,讲求的就是价格的优惠,所以商家的商品或服务一旦进入到团购网站,价格上就先被砍了一刀,整个流程下来,团购模式会让商家觉得这只是通过降低产品售价吸引客户的一种渠道而已,那家团购网站的佣金低,就去哪投放团购优惠,这里的恶性竞争环境也让商家仅仅把团购当成一种营销的工具。

  对我们的产品来说,我觉得首先一定要切入到商家里面,帮助商家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所以有效的帮助商家做好内部的管理工作提高,提高他们的服务品质、实现精细运营是更重要的。而对顾客来讲,商家能够掌握我们的一些公开信息,这样不用每次都问重复的问题,这些对于顾客都是十分人性化的体验。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客户渠道变得更有价值,从而提升我们的品牌印象。[page]

  《3S新闻周刊》:餐饮市场实际上已经进入一个竞争的红海,你们的机会在哪里?

  彭雷:我们目前针对中高档次的商家,特别是将着眼点放在一些新开业的餐馆,同时一些老商家如果打算更换系统,也可以跟“客如云”合作,逐步替换掉旧的系统。目前,有很多商家的各类系统都是一锤子买卖,从经销商那里花几千元购买了系统之后,就没有后话了,这不利于餐饮后端在未来更长远的管理和营销。所以我们希望在B端能为商家打造出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其他的运营工作都在云端来完成。

  对于C端,我们针对的用户群是白领阶层,解决的是用户的实时性需求。在大众点评,我们能看到很多餐馆的信息,但是真等到我们要去那儿消费的时候,它可能已经关闭或搬迁了,所以“找位”能够提供附近存在的用户感兴趣的餐厅。第二是就是解决用户在移动端预定、排队等问题,便于他们有效利用时间做好安排。

  综合两个端来看,我们既帮助了商家提升管理能力,引来更多的客户,同时也解决了顾客在吃饭时最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我们觉得这还是一个蓝海市场。

  《3S新闻周刊》:如何基于B端与C端打造出闭环的O2O服务模式?

  彭雷:闭环具体是要看闭在了资金流还是信息流上。资金流闭在线上的最典型的是团购,但它们是以牺牲了折扣为代价;而像携程、艺龙等是闭在了线下,也存在着各种优劣势。我认为做O2O我不是为了闭环而闭环,在不改变商家服务流程和增加商家额外负担的情况下,默默地将某一环闭上,比如我们先把预定一环的信息流闭上,再一点点推进,未来逐步闭上资金流。

  《3S新闻周刊》:实际上,在执行的过程中“客如云”还将面对各种困难,您认为对这样的模式多久才能带来回报?

  彭雷:餐饮行业是一个存在了千百年的行业,要让O2O对这里面的流程改造肯定是缓慢的过程。我们只能一点点的拓展,慢慢引导用户。做餐饮行业商户不能指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样一定会流失很多客户,最终被淘汰出局。餐饮行业其实也正在转型,我们正在帮助他们提升服务的品质,我相信这五年之后餐饮行业会有很大的变化,五年的转型期绝对会早就出很多伟大的餐饮公司。

  如今,互联网巨头也都进军餐饮市场,但互联网巨头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一些最轻的环节,把重的内容留给像我们这样的第三方去做,所以我们的优势就在于线下,抓住核心价值做出核心竞争力。未来,我们有可能会被并购到大的团队中去,但最理想的还是像大众点评那样自己走出来,完全靠自己。

  《3S新闻周刊》:您对“客如云”有着怎样的长远规划?

  彭雷:总的来说,云平台持续帮助商家提高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强化内容和留存老客户的能力,帮助商家实现智能化,云端化和移动互联网化,这是一个持续的战略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客如云找位”则是一个面向解决实时用户需求,用优秀的用户体验解决预定、排队等需求,并且和客如云平台实现双向拉动的价值的产品。最终客如云通过B端和C端的交叉互动,互相提升,最终实现客如云O2O交易型平台的目标。

  编辑点评

  “客如云找位”的特色在于它依托于B端设备创造了一个可以称之为“O2O闭环云信息库”的功能,用户所公开的基本信息与对饮食的特点都将记录在B端设备,这样,通过相互了解建立起更加亲密的关系,让客户得到最温暖的服务体验,同时拉动商户固定客源的增长。

  另外,针对找座的需求,向用户提供空闲座位的服务,也是在移动互联网在餐饮领域打成一片红海的创业环境下,输送了新鲜的血液。但对于彭雷所想的排队等座的功能,编辑则持有不同的观点。首先,用户一般不会对吃饭这一需求繁琐化,如果不是特别安排或特别想到某家餐馆就餐,用户很少选择排队,而基于电子系统的排队等座也尚在理论阶段。

  因此编辑观点认为,“客如云找位”能够发挥基本的找座需求,与B端结合解决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就一定能够占据可观的市场空间。(文|本刊编辑 陈启临)

  注:本文为《3S新闻周刊》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及时通过邮件告知:news@3snews.net。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刘志雄:在O2O蓝海中成长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