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板与缺环
与汽车、金融、IT互联网等成熟行业相比,地信行业无论是在产业化还是市场化方面,都还有不小差距。借鉴其他行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实对于地理信息行业我们是可以部分预测的,比如产业链的资本整合与上下游闭环发展,另外更多的企业IPO进入资本市场谋求更多的资本力量,这都是现阶段地信企业比较明显正在力图补全的缺失环节。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信息化整体还未达到高水平发展阶段,突出表现在网络布局、技术配备滞后,产业内部存在信息孤岛,公共平台应用不广泛,还没有形成足够的社会效应。以互联网、物联网等IT产业为前沿的主阵地和主营业务的地理信息企业为数寥寥,更缺少成功普适的服务模式。虽然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依然还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
从近年来的产值分布来看,国内地理信息行业以测绘与地图领域为主,其占总产值的比重在47.5%左右,其次为以GPS代表的卫星导航,占比在30%左右,GIS软件占比在12.5%左右;简单可以总结为产业链呈现“两头大、中间小”格局,规模很大但耦合松散。
上下游垂直整合
对于能提供整合的解决方案产品的企业应运而生,源于市场上用户的需求能量的积累。
产品和技术在标准化,同时用户也在“变懒”。用户更倾向于在单一提供商处获得全部的产品与服务,从而减少本身对系统整合的投入以及与多方面的沟通成本。考虑到企业服务的复杂性,企业用户更乐于被这样的模式“锁定”,因为自己不用再去考虑复杂的技术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讲,“一站式采购”自然有其存在的理由。
但目前在地理信息技术行业内,没有一家企业具备提供贯穿上中下游“一站式”、“全套服务”实力。从过去的2012年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局部整合的小规模并购合作,有代表意义的三起重大收购,包括华力创通、数字政通和中海达的战略布局,其主要特点都是对现有业务链的外延补充。这样的事例在2013年,我们会看到更多。
测绘、GIS以及地图服务等业务的垂直整合闭环发展,更有利于业内企业做强做大,提升企业本身的技术与服务实力,对于用户有更深的把握。“抱团发展”多次成为在测绘地息局以及行业协会领导的发言或大会主题,企业间抱团、行业内外抱团,企业用户的紧密抱团,实现的具体手段就是地理信息行业的上中下游多业务间的闭环整合。
麻省理工学院的行业结构学者Charles Fine有研究论文称,大多数行业均循环经历过横向和垂直整合阶段,这两个阶段各有利弊,没有什么是最好的,只有最合适发展需求。2013年会是地理信息行业的垂直整合之年。无论是供应链合并,还是业务链延伸,最终结果都将是趋向于产生领导地位的行业巨头乃至寡头。
争朝夕与持久战
北斗导航商用、国情地理监测、智慧城市落地等,地理信息行业在2013年有诸多的利好机会点,如何把握这些机会,还是看地信企业为此而准备的战略布局如何快速跟随快速应变调整。
具体来说,地信企业如何比过去更加明确而坚定的使用手中积累的资源,是否公开与过去的合作者进行竞争,针对那些开放战略受益者中的潜力股进行防备甚至封杀,是否在推行有利于其自身的商业化战略方面变得更加有攻击性。这些迹象都可以表明企业的战略方向的调整与高管表现的态度。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车联网、智能交通等风起云涌,当大技术变革带来新的机会时,主观的积极准备与市场客观的自然选择同样会起作用。因为时时刻刻,市场在变,产品与服务交付方式在变,用户需求在变。
我们都需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建设渠道、建立平台、积累用户、积累数据、积累品牌,快则至少3-5年时间。十一五以来,地理信息习惯了高速增长,习惯了被普遍看好,但是当普遍大众认为把某行业当成短平快的印钞机时,越发是最危险时刻,越发需要审慎对待。
我们所在的地理信息是一个更需要比耐心、比耐力的行业,绝对不是三五年就能夯实一片江山,2013年还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通往这座金矿还要经过漫长的前行与摸索。(本刊主编 何耀荣)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