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海西区是大理市基本农田的主要承载区,也是大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田园景观精华之地。大理州委、州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海西的意见,提出“运用科技手段,搭建监管基础平台”的要求。州国土资源局在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对海西土地资源实施动态监测,范围是洱海西岸、苍山山麓2200米等高线以下,南起阳南溪,北至上关镇马厂村片区,总面积约220平方千米的区域。
海西土地动态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本底数据建设、常态数据获取、近期数据获取、动态监测分析和监测系统建设等5项。本底数据建设即利用无人机航拍获取海西区0.2米分辨率影像数据并制作1:2000正射影像图作为土地监测工作基础,在此基础上叠加乡镇与村民委员会界线、地名注记作为常态数据,以村委会为制图单元,提供各村委会使用,反映本村委会土地利用现状。原则上每月一次获取海西区域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作为近期数据,以无人机航拍的影像图及前一期卫星影像数据为依据,采用软件自动检测与人机交互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本期影像数据进行对比识别,提取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图斑,制作变化图斑分布位置图和变化图斑信息统计表,形成监测报告提供相关部门作为执法检查的科学依据。监测系统建设则是在州、市两级国土资源局构建海西土地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对无人机航摄本底影像数据、每期获取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二调”变更调查数据、基本农田规划数据及土地变化图斑进行统一管理,为海西区域土地日常管理提供信息化管理工具。
截至2月底,共开展7期监测,发现501处新增图斑,面积约24.2万平方米。经大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后,对其中212宗违法用地进行了查处,及时有效地制止了海西区域违法用地行为。
大理市海西土地动态监测项目是云南省地理国情监测试点项目,由云南省地图院和云南省基础测绘技术中心组织实施。(洪瑛)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