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刘澄:谁是"地图大战"的赢家

在不知不觉中,地图已经走进百姓的生活。现在,开车出行,已经离不开地图导航,就连过去与地图毫无关联的外出就餐,在选择餐厅时,也要上网搜索一番,寻找附近的合适餐厅,依靠地图搜索出的准确就餐地址,规划出最佳的行走路线。

  在不知不觉中,地图已经走进百姓的生活。现在,开车出行,已经离不开地图导航,就连过去与地图毫无关联的外出就餐,在选择餐厅时,也要上网搜索一番,寻找附近的合适餐厅,依靠地图搜索出的准确就餐地址,规划出最佳的行走路线。

  推动地图信息服务快速发展的是技术的进步和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商机。GPS卫星的诞生,催生了地图服务。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迎来了移动互联时代,地图已经从一个边缘产品变成手机必备工具。基于地图的大数据和基于位置的服务成为移动互联的重量级应用,谁掌握了地图,谁就掌握了同位置相关的一切服务。

  一场围绕地图信息的争夺大战已经展开,巨头们纷纷投入巨资,以求在地图信息制作和应用领域赢得先机。就连一向不从事地图服务的苹果公司,也迫不及待地将谷歌地图驱逐出去,换上了自己还不成熟的地图产品。百度将地图升级为战略级的产品,志在必夺。腾讯更是一步到位作街景地图。此外,像大众点评网、酷讯网等网站的地图应用更是遍地开花。

  要想成为地图大战的赢家,前提是要能拥有高质量、信息准确、翔实的地图。地理信息时刻在变化,要提供准确的地图,必须能及时采集地理信息的变化,及时更新地图信息。地图信息采集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国采集地图信息需要配置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及时掌握中国楼宇、商户、道路的变化信息,一般的小型公司是无法胜任的,只有那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公司才能拥有高质量的地图数据库,实际上行业进入的门槛是很高的。

  目前,全国有11家拥有电子地图测绘资质的公司,但只有高德、四维图新成为最底层的地图数据提供商,包括百度地图、谷歌地图在内的电子地图,都依赖他们提供的地图数据。此外,他们还垄断了中国汽车预装导航地图市场。要赢得地图大战的胜利,必须创新移动互联时代地图服务模式。基于移动互联的地图大战,更多强调动态的服务,和以往的传统电子地图时代静态服务,游戏规则完全不一样。

  在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需要的地图服务领域极大拓宽,既包括基础的地图定位信息和导航服务、路况信息、车联网等衍生服务。地图数据必须具备覆盖广泛、即时采集、准确甄别、实时更新的能力,为此必须解决信息的动态采集、瞬间加工和及时发送的问题,这对现有的地图服务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必须改革服务流程,加强地图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现有商业模式的整合,通过与信息源公司进行深度合作保证信息质量,提升响应速度。

  另外,要深度挖掘移动互联时代的特色服务。在移动互联时代,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必须以地图服务为应用平台,通过信息和服务整合,添加更多的生活服务信息,像餐饮酒店预订信息、旅游路线规划、房屋交易信息,要根据这些服务的特点,探索信息采集渠道和商业模式。(刘澄)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北斗导航能否突破GPS“包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