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2日,朝鲜中央通讯社突然发布一则震惊世人的消息——“光明星3号”卫星于当日上午成功发射,并已进入预定轨道。之所以令人震惊,是因为,朝鲜刚刚宣布由于发现运载火箭存在的技术缺陷,火箭发射将延长至12月29日。随后,甚至一度拆除了位于东仓的火箭发射台。这些假相让美日韩三国情报机构信以为真,随即引发的轩然大波也便顺理成章。其实,如果你熟稔朝鲜的做事风格和思维逻辑,诸如此类的事情便见怪不怪,因为这个被称为“谜之国”的国家并不按常理出牌。
那么,朝鲜为什么选择怪异的行为,来寻求富国之路?为什么在卫星强国的道路上愈走愈远?我们这期深度报道,将为大家揭开朝鲜——谜之国的卫星梦。
一、溯源卫星梦
光明星3号
卫星梦始于1953年。当时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署,半岛南北双方在几乎同一个起点上开始清理废墟,建设国家。此后数年间朝鲜经济有了大幅起色,这为大力发展军工奠定了必要基础。因此,60年代后,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朝鲜开始从苏联引进导弹技术并开始建设导弹部队。进入70年代中前期,中朝关系因文革的开始而出现隔阂,朝鲜更进一步向苏联靠拢并借此得到了苏方的飞毛腿系列导弹,使得朝鲜导弹部队发展提速。随着美苏冷战缓和,苏联开始限制导弹技术外流。因而70年代后期,朝鲜又从埃及秘密获得新型飞毛腿导弹。此后经过金日成综合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和军方的研究与仿制,开始对其进行批量生产。这成了朝鲜自主研发导弹的肇始。
苏联解体后,该国军工系统的很多专家被请到朝鲜,指导朝鲜方面进行导弹研发。朝鲜的导弹也从低起点向更新型导弹研究进军。“劳动”导弹和“大浦洞”导弹都在这期间研发。1994年金日成逝世后,朝鲜导弹计划推进更快。1998年8月31日,朝鲜在舞水端里发射场用一枚多级运载火箭发射了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光明星1号”。朝鲜宣布“光明星1号”发射成功。美国承认朝鲜发射的是一颗人造卫星,但认为卫星没有进入轨道。这是美国第一次正式承认朝鲜发射人造卫星。
朝鲜希望借此举动吸引西方注意,为外国提供经济援助增添筹码,此后朝美会谈重启,关系改善,朝鲜宣称冻结试射远程导弹计划,朝鲜首次尝到了甜头。
克林顿政府后期,朝美关系改善迅速,但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朝鲜被美国小布什政府列入邪恶轴心国家名单,朝美关系动荡。朝鲜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开始不受约束地发展导弹与核武器,并在2006年成功进行第一次核试验。2009年朝鲜进行第二次卫星发射。但韩国国防部声称,发射物并没有进入预定轨道。美国军方也认为,朝鲜当天发射的“导弹”已坠入海中。事后朝鲜方面受到联合国1874号决议的谴责与制裁。
2012年4月13日朝鲜用“大浦洞”导弹第三次发射卫星,结果依然以失败而告终。最终在12月的这次发射获得成功。
回顾朝鲜追逐卫星梦之路,我们不难发现:在经济上一塌糊涂的朝鲜在政治上却十分高调,频繁的核武实验和卫星发射使得这个国家俨然成了东北亚关注的焦点。那么,又是什么促使朝鲜做出如此举动呢?[page]
二、卫星梦背后的真相
金日成金正日父子
朝鲜这次宣布发射卫星,其官方的理由是迎接金日成百年诞辰,开启朝鲜强盛大国之门。单纯从物质利益的角度来分析,似乎无法理解这种非理性行为。
但如果你或多或少了解朝鲜的政治体制,便会明白,在朝鲜,权力面临着高度集中的情况。金正日执政期间的“先军政治”使得军人集团快速崛起,国防委员会取代劳动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结构,政党政治让位于军人政治。朝鲜核试验、军事演习等一些具有挑衅性的行为背后是军人集团的膨胀,大量的资源被锁定于军事领域。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对国家安全的恐惧、害怕周边大国蚕食的心理、以及要富国强兵的梦想。
同时,朝鲜以革命家金日成起家,革命动员或者革命想象一直是朝鲜政治合法性的来源,金正日已经成为朝鲜的政治符号,朝鲜的诸种行为就是在巩固与强化这一政治符号。在经历了两次接班之后,朝鲜已经成功地将革命的信念转变为对金氏家族的热爱与想象。换句话说,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祖孙三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革命家族,更是道德完满的神,所以,朝鲜的意识形态动员与灌输的内容已经从神化一个人变成神圣化一个家族。
因此,朝鲜的一切政治行为都是建立在保证政权稳定的基础上。只要保证政权稳定,政治行为可以不计后果,比如说,朝鲜在今年举行的诸多纪念金日成的活动,这其中发射卫星就是标志性的活动。对已故领袖的敬仰便是发射卫星的纯洁而理所当然的理由,无论外人是否相信,至少朝鲜人这么认为。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基于地缘政治的不安全感,朝鲜半岛国家存在强烈的自卫潜意识。毕竟,作为中日两个大国之间的韩朝,自古便面临邻国的威胁。而韩国的盟友优势明显且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因此朝鲜似乎更为迫切地希望寻求一种力量的依靠。这种力量究竟如何寻求,便成为朝鲜主政者思考的焦点。基于此,金氏政权将焦点放在核武实验和卫星发射上,试图利用这种战略威慑获取利益的行为便不难理解。
至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作为一个夹于东北亚地缘政治之边、周围大国目光环视的小国,朝鲜人希冀通过造核弹、射卫星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强军梦想;但是忽略了国内迫切需要的脚踏实地的改革,朝鲜人借由卫星梦实现富国梦的理想,离现实越来越远。[page]
三、卫星梦能否延续
据日本《朝日新闻》12月18日消息,美国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研究员乔纳森·麦克道威尔当地时间17日发表分析报告称,朝鲜于14日发射的“光明星3号”人造卫星基本上处于“死亡状态”。美国天文学家认为,朝鲜卫星的控制和平衡装置出现故障,也没有发回任何信号,种种迹象表明卫星可能已经失败,变成一颗“死星”。
火箭残骸
当地时间2012年12月14日上午,韩国军方向媒体公开展示当天凌晨在西海边山半岛西侧打捞出水的朝鲜远程火箭“银河3号”的一级火箭推进器残骸。
对此也有不同看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太阳射电研究首席研究员颜毅华指出,目前断定朝鲜卫星已经成为“死星”还为时尚早。
只要卫星还在工作,它就是一个无线电发射源,就会发出无线电波,就可以搜索它的无线电波,现在观测到它在翻转,就好比一个“探照灯”,信号理应被其他地区接收到。然而,历史上也有很多卫星进入轨道后与地面失去联系的例子,但经过不断尝试对卫星发射信号,卫星实现稳定工作,失踪几个月后被找到的例子也有。因此,光明星三号是否发射成功须静待后续观察。
但无论这次发射成功与否,我们都应认识到:朝鲜唯有放下谜之国的纱幕,重拾富国富民的梦想,真正将推动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朝鲜的卫星梦才能实现、强国梦才能成真。
金正恩
值得关注的是,金正恩执政初期的朝鲜经济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尽管不至于重温其父的“苦难行军”之路,但若政权稳固受到挑战则很可能回归先军政治路线。因此,朝鲜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除其自身因素外,也依赖于国际环境的稳定和国际社会的援助。年轻并具有西方留学背景的金正恩,一旦地位稳固,朝鲜走向对外开放的可能性将会比较大。在朝鲜政局未稳的情况下,周边各国通过经济方式引导朝鲜提高自生能力、进而融入国际社会,远远胜过对其实施制裁或封锁。关键还在于,朝鲜新一代领导人的改革魄力是否足够,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