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互联网提供地理信息服务的“天地图”广受关注。日前,天地图有限公司在天津召开2013年第一次董事会,对未来在滨海高新区的发展目标进行了评估。天地图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京伟向记者表示,该公司将建设天津滨海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园,形成从数据采集、培训到发布的完整产业链。
“天地图”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建设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网站,2010年10月正式上线,由天地图有限公司进行商业运营,以门户网站和服务接口两种形式向公众、企业、专业部门、政府部门提供24小时不间断“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
天津滨海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园项目概念性规划草案
天地图有限公司在天津召开2013年第一次董事会
天地图有限公司向人们展示三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
参会人员观看天津滨海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园项目介绍
“很多网民都用过谷歌地球和谷歌地图,它提供了集成式的地理信息服务,‘天地图’就是这个领域的中国品牌,它包含了中国区域最全面、最权威和最详实的数据,能够给网民带来准确和方便的服务。”一位地理信息专家告诉记者。
天地图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京伟向记者表示,“天地图”运营两年来,在国家地理测绘信息局和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已从婴儿学步的阶段走向正常发展的阶段,从访问速度和网民体验有了很大的改观,积聚全国各省市的数据资源,在运营模式上已媲美商业网站。
“未来,天津将成为‘天地图’产业发展的改革先试先行区,通过建设天津滨海地理信息创新园,形成从数据采集、培训到发布的完整产业链模式,为‘天地图’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李京伟介绍,天津滨海地理信息创新园一期占地87亩,主要包括“天地图”全球数据服务基地、“天地图”技术应用培训中心、“天地图”滨海研究院、“天地图”展示交流中心、三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生产基地、“天地图”数据中心、“天地图”指挥监控管理中心、无人机无人艇试飞场九大功能,目标将打造成为具有全国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产业园。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李志刚主任表示,建设“天地图”在提高公共服务、推进信息化进程、繁荣地理信息产业、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将大力推广使用“天地图”,树立这一民族品牌。(付文超 吕斌)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