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我国将推进无人机应用于海域遥感监测

据介绍,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遥感监测手段,弥补了现有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现场监测技术手段的不足,具有机动性强、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其所获取的遥感影像分辨率高达0.1米,远高于卫星遥感影像,其续航能力最大可达16小时以上,将成为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重要的

  国家海洋局海域无人机遥感监视监测试点在江苏连云港通过审查验收。无人机遥感监视监测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提高对重点海域和重点项目的动态监管水平,增强海洋综合管控能力。

  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司长于青松表示,今年年初,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要求“建立全覆盖、立体化、高精度的海洋综合管控体系”。下一步将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建立健全海域无人机遥感监视监测管理制度和技术规程,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沿海各省无人机遥感监视监测基地建设,全面推进海域无人机应用。同时,在深化近岸海域监视监测的基础上,扩大监测内容和范围,全面加强对包括黄岩岛、钓鱼岛、苏岩礁以及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附近海域在内的我国全部管辖海域的综合管控。

  据介绍,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遥感监测手段,弥补了现有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现场监测技术手段的不足,具有机动性强、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其所获取的遥感影像分辨率高达0.1米,远高于卫星遥感影像,其续航能力最大可达16小时以上,将成为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重要的信息源。

  海域无人机遥感监视监测试点共定制两套无人机及监视监测数据处理等软硬件设备,完成了对江苏连云港全部近岸海域、300余平方公里围填海海域、10余个海岛以及南通近1000平方公里养殖用海海域的航拍,采集了海量的海域空间资源和海域开发利用高分辨率遥感监测数据。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