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很忙。之前杜甫很忙,后来元芳很忙,现在搞地图的都很忙。
10月17日,百度公司进行重大业务战略调整,将地图部门拆分成立LBS事业部,这是百度公司内部仅有的两个事业部之一,另一个是移动?云事业部。一周后,阿里巴巴低调宣布推出淘宝地图。11月1日,从网络地图起家后来转型做本地化生活服务的丁丁网宣布获得阿里巴巴及花期银行的战略投资。虽然具体投资金额未披露,但阿里巴巴强势布局LBS和O2O的野心昭然若揭。10月底,一向很少关注地图业务的腾讯公司CEO马化腾开始在公开场合谈论SOSO街景,并表态要做好LBS服务,为移动开发者提供更精确的地理信息资源。同时还谈到SOSO街景很快会带着新版重新上线。三大互联网巨头如此高密度的频频发力地图业务,实属罕见。他们意欲何为?传统地理信息厂商又该如何把持自己?
在互联网公司的眼中,地图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但又不仅仅是入口。或者说,入口仅仅只是一个“幌子”,更重要的是地图之上的本地生活化内容。为什么说是“幌子”,因为未来可能连地图都不需要出现,只需要地理位置坐标进行精准定位就可以。对于O2O而言,地图是可有可无的。用户需要的是基于精准位置的内容,而非地图本身。互联网公司看重的正是O2O未来的巨大潜力,眼下需要借助地图平台黏住用户,但其最终目标是在此之上建立一个用户、商家和开发者的繁荣生态圈。
传统图商如果跟风盲目转型,也一头扎进去做手机地图,但没有看到其背后雄心勃勃的计划或者没有能力实现与其一样的愿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从地图本身而言,靠APP商店售卖、预装等盈利方式,在免费大行其道的年代,将很难支撑其庞大的数据采集、编译和开发成本。如果也希望借助地图平台搭建一个生态圈和几大互联网巨头PK,在没有用户、流量和品牌的积累以及可大把投入的资金等前提下,那么胜算可想而知。
在移动化时代,传统GIS软件厂商肯定也要转型,但不能为了移动而移动,不能垂涎大众化市场而转型为广大苹果和安卓手机普通用户服务。传统厂商要看到的是未来“云“时代的专业用户在“端”上的需求。无论公有云还是私有云,云计算已经是大势所趋,未来将是一云多端的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专业用户在日常办公、业务处理等方面的需求也将一触即发。有些厂商很早就在做面向地理信息采集或导航终端的移动GIS(最早叫嵌入式GIS )的研发,市场却一直不温不火,但这次的爆发会比预想的还要猛烈。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已经有部分厂商看到了这种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早在8月份,天创大地就推出了业界首款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动GIS高精度采集器易测宝T60。10月25日,中地数码正式发布了新一代移动GIS开发平台MapGIS Mobile 9,同时支持Android、IOS和Windows Mobile等操作系统。今年年底超图软件也将发布SuperMap Mobile,并将移动GIS作为重要技术战略方向之一。未来几年,GIS移动化无疑将成为一个新的市场热点。因此,传统GIS厂商应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深度挖掘垂直市场和专业用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求,重新定义移动GIS。
目前,地理信息正在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大商业,其价值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而露出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未知潜藏在水面以下。这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互联网巨头们正在重新定义移动地图,传统图商和GIS厂商也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业务未来,找准自己的移动化战略方向。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