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我国LBS位置服务路在何方

在我国,要想面向全社会开展LBS,需要具备“国家地理位置信息经营牌照”——互联网地图服务甲级测绘资质,这样才能合法地提供包括地图搜索服务、地理信息标注服务、地图下载与复制服务、地图发送与引用服务等地图服务。

  上周,网易宣布旗下的LBS应用“网易八方”正式关闭。这个运营了两年的LBS应用从诞生到结束,一直都没摘掉“测试版”的帽子,甚至很多人都是直到“网易八方”被关闭才知道原来网易还提供过这么一个LBS服务。

  “网易八方”的关闭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LBS发展的不易。其实,就像大多数移动互联网应用一样,要想真正找到一个清晰、赚钱的商业模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进入2011年下半年,LBS行业用户积累困难、用户黏性不高、网站模式陈旧、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开始逐渐显现。不过,探索和尝试并不会因为困难而停止。事实上,就在“网易八方”被关闭前不到一个月,百度刚刚成立了LBS事业部。今次,我们将和您一起探讨LBS发展路上的难点,以及门户网站、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在LBS领域的探索之旅。

泰伯网

  难点

  拥有全面资质能力

  位置服务LBS最近很火,但是要开展真正的好服务真的很难。位置服务涉及地理位置信息,包括一些敏感的地点和场所,还包括个人信息等隐私问题,因此,要想安全、合法、顺畅地开展位置服务,就要求服务商必须具备良好的资质、强大的服务集成和输出能力。

  正如电信运营商开展3G等电信普遍服务需要获发牌照一样,LBS也需要得到国家的资质认可。在我国,要想面向全社会开展LBS,需要具备“国家地理位置信息经营牌照”——互联网地图服务甲级测绘资质,这样才能合法地提供包括地图搜索服务、地理信息标注服务、地图下载与复制服务、地图发送与引用服务等地图服务。

  事实上,这些服务还只是基础能力,想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将位置与商业服务等很好地融合起来,形成盈利,还需要定位能力、GIS服务能力、WAP及WEB、客户端,甚至还要有完整的隐私保护机制,从而开展基于社交、交通、电子商务等各领域的位置服务。因此,无论是从运营资质还是运营能力来看,要想全面开展LBS服务并非易事。难怪乎在中国也只有高德、百度以及几大电信运营商等几家屈指可数的公司的LBS让人印象深刻。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移动互联网市场,LBS还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比如与物联网的结合,开辟位置服务衍生品在交通运输、物流、安保、制造业等行业的应用,还必须具备更强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协调能力,等等。

  总之,LBS不是一项简单的应用,它不仅具备基础能力的特征,也具备增值服务的特色,开展难度不小,需要提供商全面能力的不断培养。

  采集精准的位置信息

  位置服务取胜的一个关键是,所提供的地理、位置信息准确无误并且精度要高。随着LBS应用在地域范围内的不断扩张、在行业领域的不断延伸,位置信息包括POI(兴趣点)的采集数量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地理位置信息日新月异,特别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各地都在进行大规模土建,各种新增和变迁的兴趣点都需要随时更新,使本已繁重的信息采集核对等工作更加困难。

  目前,LBS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开展本地化的生活服务,而服务提供商往往又是全国的定位,因此他们必须将全国众多城市的各类信息都进行收集和整理,难度可想而知。比如,测量餐馆、大厦等的点位信息,目前的惯用做法是工作人员拿着装有底图数据的PDA或是相机沿路采集,或是开车沿路用视频方式拍摄信息,信息采集回来之后还要进行数据制作、录入等一系列工作。

  从某种程度而言,LBS兴趣点的采集和整理是典型的“人海战术”,需要遍地撒网。这与节省人力、降低成本的企业发展要求相悖,于是矛盾在所难免。而在这种矛盾中,信息不准确、更新速度过慢、覆盖面不广等问题便会滋生,从而影响使用者的服务体验。

  所以,想要顺利持续地开展LBS服务,线下资源整合是最大的难点之一。如何灵活、快速、高效地采集位置信息是关键。无论如何,作为最基础的工作,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不可避免,服务商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建立明确的盈利模式

  如何拥有一个清晰、赚钱的商业模式?这是LBS持续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赚不到真金白银,即使这个市场看起来再怎么热闹都没用。网易关闭旗下的LBS服务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尚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盈利能力不足一定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也是摆在每个LBS领域参与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LBS发展之初,“签到获得优惠券”看似是个能带来盈利的捷径。然而,优惠券市场同质竞争严重,大家在一个总容量有限的市场里争夺资源,“天花板”显而易见,要靠它来赚钱并不是长久之计,如果眼光只盯在优惠券上,结果只能是做死。除了优惠券之外,团购也一度被看好,但如今,“团购已死”几乎成了业内的共识。

  那么,LBS到底靠什么赚钱?其实,单纯的LBS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只有基于地理位置信息进行线下深度的POI(兴趣点)信息整合,向O2O模式转型,才是LBS未来能够真正实现盈利的方向。事实上,作为中国发展较好的LBS服务提供商的“街旁网”,如今基本上已经算是O2O类应用了。反观LBS地理位置服务则是移动互联网的基本功能,比如在大众点评上搜索餐厅,直接就能通过地图查看该餐厅的位置信息,用户没有必要非得从LBS服务提供商的入口进入查询。因此,LBS必须摆脱“本地地理位置信息”的狭隘观念束缚,着眼于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的O2O模式,才能从这个更广阔的市场中寻找到赚钱的机会。

  今年9月,李彦宏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百度25%的研发费用都花在了移动互联网上,但是移动互联网为百度所作的贡献还不到10% 。他坦言,百度迄今仍未找到从移动互联网赚钱的最好方式,但将耐心尝试各种可能的商业模式。所以,对LBS的盈利模式其实也不必过分担忧,我们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去探索成功的经验。

  探路

  高德:做一个出色的地图专家

  “高德的优势是积累,我们是地图的专家,我们不像一般的应用,你做了我马上抄你的,抄完之后我马上就比你做得好,巨头不太可能迅速对高德产生巨大的挑战。”高德软件副总裁郄建军的一席话透露出的是自信,也透露出其在LBS市场赚到了“真金白银”而拥有的底气。

  虽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抄袭几乎成了游戏规则,但高德却能坦然宣称:“我们不怕抄袭。”究其原因,大抵在于高德已是业内首屈一指的“地图专家”,而地图服务本质上又是一个门槛很高的市场。这些门槛既包括牌照也包括投入巨大以及持续更新。而高德恰是在长期的积累中,已经练就了在地图市场上从容自如的本领。

  在地图服务上的专长,令高德拥有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而在地图信息持续整合上的优势,高德相信没有人能够超过自己。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高德地图API业务合作用户数已经达到了九万家。换言之,许多APP提供的位置服务都是在高德地图的基础上实现的。

  与此同时,高德拓展至普通用户的地图服务,也在应用商店内成为备受用户欢迎的TOP级应用。早在2010年,高德的两款地图产品就在iPhone年度总排行榜上名列第一。此外,安卓也有多款手机预装了高德地图。而在2011年第四季度,高德地图也以25.5%的市场份额拔得手机地图行业的头筹,首次超越了谷歌。

  高德的成功,其实就是地图服务的成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位置处于非常核心、基础和战略的地位,所以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很难找到一个跟位置服务没有关系的移动应用”。高德软件CEO成从武的这句话事实上揭示出地图服务的巨大价值。

  百度:以地图资源为核心搭建平台

  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关键是入口。无论是应用商店、浏览器还是IM工具,大家都在努力打造用户入口平台,互联网巨头也在运营属于自己的平台。例如新浪有微博、腾讯有微信、阿里有掌上淘宝,那么百度呢?从目前形势来看,百度将宝押在LBS上,在这方面,百度借助百度地图的优势,走在了各互联网巨头的前列。

  上个月,百度正式宣布成立LBS事业部。据百度介绍,LBS事业部将以地图产品为载体延伸LBS服务,提供多终端、一站式的服务。手机版地图增加了影讯、评论拍照功能及团购信息推送等功能。显然,移动版百度地图不是单纯的位置服务,而是基于位置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

  除了向用户提供位置服务以外,百度将借助地图业务打造一个面向开发者的平台。据记者了解,百度地图将“完全开放、平等的支持与服务”以API调用的方式免费向开发者与合作伙伴提供并更新各种数据资源,如地图数据、交通数据、卫星影像数据等。这意味着百度进行地图能力的输出,所有需要位置信息的应用,都能在百度平台上获得地图能力的支持,借此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与合作伙伴,最终吸引更多的用户。百度最终目标是建立起以LBS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平台。

  业界有评论称,百度LBS事业部的成立意味着LBS服务将成为百度移动互联网战略的重要支点。在移动终端上,百度跳出了传统的优势项目——搜索,另辟LBS新路。百度能否建立起成功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对移动地图入口的把控,都有待时间的考验。

  运营商:打造全线产品

  运营商在提供LBS服务方面拥有天然优势。全面的网络覆盖使其在定位方面拥有独家资源,可以向用户提供准确的导航和定位服务。运营商拥有庞大的营销服务网络,这对于采集POI数据非常有利。POI数据恰恰是LBS服务中的一个核心关键。

  目前,中国电信的LBS战略围绕天翼导航开展。天翼导航发展至今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位置服务产品,拥有生活信息搜索、位置地图显示、路线规划、24小时人工服务等功能。针对移动互联网,天翼导航还开发出切客、社会热点信息查询等功能。中国移动在辽宁建立了位置服务基地,显然相当重视LBS。该基地于2011年年初正式取得了互联网国家地理位置信息经营牌照。中国移动也有面向个人客户的手机导航业务,然而服务提供商却不同,分为泰为、高德和冠图三个版本。除了个人客户,中国移动位置服务基地更重要的服务对象是行业用户。该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地与公交车、出租车、长途客运车、危险品运输车、个人汽车等各类应用开发商共同发展业务,提供物联网领域位置服务。中国联通多年前就已推出语音手机导航服务,目前也针对互联网调整战略布局,面向个人用户、行业应用合作伙伴提供位置服务。

  可以看出,基于自身优势,运营商能够提供全系列的位置服务产品,并且能够进行位置能力的输出,打造开放的应用平台。例如中国电信联合街旁网推出LBS产品“翼周边”,在天翼商城上架。“翼周边”以位置服务为主线,集吃住行、游乐购等垂直领域的精品应用、数据、服务于一体,致力于成为LBS手机应用服务平台。中国电信输入位置能力和用户资源,街旁则提供商户资源和消费模式,可谓强强联合。在庞大的行业用户市场,运营商更加游刃有余,例如学校、企事业单位、大型运输企业等。在行业客户领域,运营商面临较小的竞争压力。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