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起,海淀全区所有在施工程将建立远程监控系统,通过施工现场远程监控操作平台,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实时监控海淀全区所有在施工程。
这是在日前召开的海淀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大会上获悉的。据悉,该平台建成后,工程前期既有数据、参建单位报送数据、现场综合监督执法数据将有效关联,形成海淀区施工现场动态监管数据库和施工现场智能化电子地图,还将结合专家评估意见,形成海淀全区在施工程质量安全评估报告。
2012年,海淀区将全面推进建设工程综合监管和执法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强化建筑施工全过程管理,夯实质量安全管理基础,实现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主体责任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海淀区建设工程质量总体处于受控状态。
在日常检查的同时,在重点时期、重点阶段,针对质量、安全、扬尘治理等方面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重点开展以“查质量意识、查质量水平、查质量保体系、查执行标准、查现场管理、查保修服务和排除质量隐患”为主要内容的“六查一排”活动。海淀区将重点做好起重机械专项整治、汛期深基坑的专项治理、模板支撑体系和大型脚手架、地下管线施工和“高坠”、“物打”、“临电”、“有限空间”五方面的专项执法检查,全面落实好施工现场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年内,一批保障房项目、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将在海淀区相继启动实施,海淀区住建委表示,2012年将着力做好重点工程施工安全、施工现场管理、劳务用工管理的检查工作,加强对结构实体、建筑材料、住宅分户验收制度落实情况以及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的检查。
相关部门将加大对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和建筑市场清出力度,尤其是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工作中,对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重进行处罚。加强保障性住房工程各参建企业的市场行为的动态监管,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在依法进行查处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规要求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进行计分处理,依据积分情况,启动对责任单位安全生产条件和资质条件的核查;对不符合资质条件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限制其资质升级和增项,限制承揽新工程;逾期不改的,依法撤回其资质,纳入动态监管和信用评价体系监管。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