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跻身于“国家队”的镇江新区正英姿勃发:
一个6.67平方公里的江苏镇江新区中心商贸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正在打造之中,大港中学及体育馆、新区金融大厦等七大示范工程正在全面推进。
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大会上,全国新升级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排名榜中,镇江新区名列第二。
“这仅仅是我们‘现在进行时’的状态,只要创新驱动不停步,我们就一定能真正建成镇江科技新城和滨江产业生态新城,跻身国家级开发区20强。”镇江市委常委、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小平说。
在新区,有一片“云”不在天上,而是常常挂在人们的嘴上。这就是标志新区占领产业制高点的“云神工程”。
何谓“云神工程”?镇江市经信委副主任于建武介绍,这一工程迎接的是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IT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云计算”,主要包括建设镇江云计算中心,组建国家级云计算研究院,发展包括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商及云计算咨询规划等在内的云计算产业。目前,云计算中心正在进行机房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即将在此发端的“中国智慧旅游云”,将作为中国智慧旅游网站、呼叫中心、旅游GIS系统、二维码、身份识别系统的核心服务平台。“预计到2015年,仅云计算产业规模可达到5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千亿规模。
镇江云计算中心将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云计算平台和具有主导地位的云计算服务商之一。”
与“云”一样精彩的还有“闪联”。11月16日,闪联信息产业协会主席孙育宁一行来到新区,就双方在智慧旅游、智慧新城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沟通。闪联是由联想、TCL等国内外电子信息领军企业共同发起和组建的标准工作组和产业联盟,致力于闪联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广和产业化。闪联标准目前已成为3C协同领域的国际标准,涵盖终端、通讯、网络服务、集成电路、软件等完整的3C产业链。“我们立足于打造一个全国性的科技示范城,引领整个新区走上科技兴区的道路”。
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镇江新区与中科院、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日本会津大学等近20家国内外知名院所合作成立一批产学研平台,先后建立奇美研究院、中建材光伏应用技术研究院、国家船舶导航雷达实验室等56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0余家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在此投资兴业,新区已成为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高档铜版纸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造纸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工程塑料粒子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汽车发动机缸体生产基地。得制高点得天下,镇江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可谓“一步冲天”。
许多好的高科技项目,往往输在资金的“起跑线”上。在新区,这条“起跑线”却成为助推新兴产业崛起的风景线。
镇江科技新城管委会一班人深谙此道。他们在全省率先组建江苏银行镇江科技支行和紫阳小额贷款公司,集聚各类风险创投机构10多家,管理募集风险资金规模超过20亿元。引进科技评估、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营销、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36家,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与效益。全力整合融资平台,促进人才团队项目、科技企业与投融资机构、民间资本对接。
在日前公布的2011年首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中,新区4个项目获得国家立项支持。“截至目前,镇江新区创新基金立项总数已达到28个,累计争取经费1970万元。这对提高企业科技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爆发式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镇江新区管委会主任罗洪明说。
最新统计显示,1-10月份,新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48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57.1%;完成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制造等五大新兴产业投入109.3亿元,同比增长102.3%;完成销售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41.8%。数字的背后,是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张力。
前不久,穿越镇江科技新城的经十二路,更名为“智慧大道”。寄寓这条大道,创新驱动之路上的镇江新区一定会绽放更多智慧之光! (晏培娟 李扬)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