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已经编制完成。规划提出,5年内,全市包括地铁、公交等公共区域,都将覆盖无线局域网。另外,还将建设京津冀高端人才户籍自由流动管理平台、市民主页、车联网等一系列数字公共设施。
公共区域无线局域网全覆盖
5年内,全市将建成覆盖城乡的光纤宽带网络,实现光纤到企入户,全市所有家庭用户宽带能力达100兆(M),社区宽带能力达1千兆,高端功能区和重点企业宽带能力达10吉比特(G);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1.5太比特(T);打造全国最好、世界领先的无线城市,大规模开展无线局域网(WLAN)建设,实现公共区域的全覆盖。
已建地铁线路实现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政务专网等移动信号全覆盖,移动基站与新建地铁线路同步规划、建设。实现本市机场、火车站、高端商务区、星级宾馆、学校、交通枢纽等公共区域及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无线局域网(WLAN)全覆盖。
逐步建设国内领先的“车联网”
规划提出,统筹部署全市传感器、探头、电子车标等各类传感终端,建设全市探头统一管理系统,建设覆盖城区和重点城郊区域的交通道路违法监测与分析系统;构建智能交通数字资源中心及出行信息服务体系,通过网站、手机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提供实时、便捷、个性化的路况视频、出行路线引导、交通管制等信息服务,推广车对车短程通信技术应用,推进智能交通系统与车辆的互动感知,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管理方面的应用,推动智能监控停车场建设,逐步建设国内领先的“车联网”。
建京津冀高端人才自由流动平台
规划提出,加强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全面推广使用“市民卡”,逐步实现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一卡多用,建设以市民卡为中心的便民利民的人口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既支撑首都功能布局调整、产业升级,又实现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宏观调控的人口数据库;建设京津冀高端人才户籍自由流动管理平台,形成寓管理于服务的网格化人口管理体系。
建市民主页统一电子病历
在居民生活方面,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建设“市民主页”;统一全市电子病历标准,普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覆盖城乡的医疗信息网络系统,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大力推广远程医疗;整合完善首都疫情、病情监测和预警信息系统等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完善包含条码标签、感知芯片等智能技术的农产品和副食品生产流通全过程溯源信息系统和网络交换平台;整合水、电、煤气等公共事业缴费服务平台;集成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建设用人单位、劳动力、服务机构三方“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