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海洋六号”第23航次科考成果丰硕

“海洋六号”了解调查区海山富钴结壳的分布状况,扩大了富钴结壳资源调查的选区范围,通过对已调查海山区的地质补充调查和初步评价,进一步查明了富钴结壳分布规律;首次成功利用光缆深海浅钻设备大规模开展调查,在7座海山完成了70余次光缆浅钻的取样作业。

  10月25日10时,“海洋六号”船顺利完成中国大洋第23航次全部科考任务,返抵广州。“海洋六号”船本航次取得多项成果,成为中国大洋科学考察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

  自6月28日从广州起航,“海洋六号”船航行1.8万余海里,历时120天,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取得了丰硕的科考成果:

  了解调查区海山富钴结壳的分布状况,扩大了富钴结壳资源调查的选区范围,通过对已调查海山区的地质补充调查和初步评价,进一步查明了富钴结壳分布规律;首次成功利用光缆深海浅钻设备大规模开展调查,在7座海山完成了70余次光缆浅钻的取样作业,最长获取到1.36米的“白加黑”结壳岩芯样品,设备工作正常;首次在水深超过7000米海区开展调查,获得了新调查区地形地貌、沉积物和环境资料,为“蛟龙”号下一步海试提供了基础资料;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海洋六号”船特色的大洋调查模式,培养了一支中国大洋科学考察的优秀团队,为今后大洋科考工作提供了队伍保障。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