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数字北海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并正式开通了“北海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同时,北海市获得国家测绘局授牌,成为“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当天开通的“北海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系统中,可以提供涵盖政府机关、科研单位、医疗卫生、娱乐休闲、餐饮美食等一整套公众关心的信息查询服务。通过城市三维功能,用户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数字城市的特殊魅力,可以浏览到起伏的地形,立体的三维模型和标注。
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肖建刚,北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大光等领导参加验收会和成果推广会。
李维森、肖建刚在讲话中指出,希望北海市进一步完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健全数据更新和平台运行机制,拓展平台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为全国数字城市建设和应用提供示范和借鉴。
孙大光表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数字城市赖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字北海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数字中国、数字广西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未来一个时期对社会发展影响最深远的高科技工程之一。数字北海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的建成,对于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提升测绘保障能力,推动北海经济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北海市将进一步加强“数字北海”建设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完善公共平台更新维护保障机制,在政策、机构、人员和经费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深入开展地理信息应用服务,提高经济社会效率。
据了解,2006年,我市提出了建设数字北海的构想,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与支持。2007年5月,经国家测绘局批准,我市成为我国第二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城市。我市先后投入680万元用于数据库建设和硬件设施改善,保障“数字北海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顺利建设和推广应用。该项目由北海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广西航空遥感测绘院承担,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支持下完成。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三维城市系统建设、典型应用示范建设和支撑环境建设。
目前,数字北海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已初具规模,并逐渐发挥作用,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更加直观、准确的技术支持,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