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0日清早,承担国家西部测图的测绘人员在与亲人、朋友告别的祝福声中,踏上了前往西藏阿里测区的征程!今年我院西部测图作业的测区主要在西藏和新疆,而我们的第一站就是西藏的阿里地区首府—狮泉河。我们一行共40多人,分成9个小车和2个大车,经过十多天的艰苦行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狮泉河!
阿里地区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早在出测前我就通过各种书籍和上网查询过关于阿里的一些资料,对阿里的情况有一些了解。当你真正身处这个神奇地方的时候,你才知道其实它与你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阿里地区位于西藏的西部,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的称谓,还有人把它称之为“世界第三极”,一年四季狂风、雪暴、雪崩和冰雹不断,雪溶性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这里地形独特,路途异常艰险,交通不便,工作环境艰苦,开展工作难度大。
到达狮泉河以后,大家都有轻微的高原反应。经过近一个星期的休整后,高原反应基本都消失了,身体恢复了正常,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开始工作。我们共分成两个大组,一组由杨德兴带队,另一组也就是我所在的大组由裴世辉带队。我们组第一期的作业区在盐湖乡周围,所以大本营便选在了盐湖乡。第一期的工作还算比较顺利,只陷了几次车,天气也不错,基本上是晴天很少下雨。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我们胜利的完成了第一期的工作,回到阿里经过两三天的修整,大家便开始了第二期的工作。第二期我们组的工作区域分在了热帮乡的扎普村周围,大本营也就选在了扎普村。经过一天的艰苦行程,我们于下午六点左右到达了扎普村。在选了一个地势较为平坦且避风条件好的地方后,大家便开始下车搭帐篷,大家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左右才把所有的工作做完。大家刚睡下不久天空中便刮起了大风,不一会又下起了大雨,并一直持续到快天亮的时候才停下来。由于雨下得太大,帐篷周围的护沟都被冲坏了,帐篷里面也进了水,大家的被子也都打湿了,所以晚上大家都没睡好,好不容易等到了天亮,但天空却不作美,又下起了小雨。大家吃了一点简单的早餐后,便离开了大本营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一直到中午雨才停下来。还好今天大家都还比较顺利,只有两个车轻微的陷了一次,快八点的时候我们回到了大本营。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接下来的两天老天爷总是与我们作对,每天都是狂风暴雨,使外业工作进行得很不顺利。
一转眼第四天就到了,大家起得很早,因为一大早太阳便出来了,大家的心情也非常好,因为一连几天都是雨天,今天好不容易出了太阳,在吃过早餐后大家高高兴兴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本以为今天大家很早就会回来,但下午4点45分,一个电话让我的梦想彻底破灭了,电话是陈世斌打来的,说他们的车陷住了,叫我们赶紧去救援。可这时一个车都还没有回来,而且又联系不上,我也没有办法,只有等到其他车回来后再去救他们,并记下了他们作业区域的经纬度,一直等到晚上七点还没有一个车回来。这时候心里不禁慌了起来,一想到一个车已经陷住了,而且已经晚上7点了,其他车一个也没有回来,是不是其他组的车也陷住了。一想到这里,我心里更加的紧张,但又不知道怎么办。又过了半个小时,已经到了8点半,饭已经做好了,可还是没有一个车回来。又过了一会儿终于听到了车的轰鸣声,几分钟过后其他三个车终于回来了,他们下车后,只见每个人身上全是泥土甚至连脸上也全是泥土,鞋子也全部打湿了,一看就知道他们也陷了车,而且还陷得不轻,有一辆车还有一点变形。大家看上去都身心疲惫,一脸疲倦的样子,我把情况给裴组长说了一下,他二话没说便叫上其他人上车去救援另外一个车。我告诉他们饭已经做好了,可是他们却说:还是先把另一个车救出来再说吧!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们已经上了车,很快便消失在了我的面前。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两个小时,已是晚上10点多了,可他们还是没有音讯,饭菜都已经凉了。就在这焦急的等待中时间又过去了5个多小时,已经快到凌晨4点了,就在我心里万分焦急时,突然天空中出现了几束灯光,我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一定是他们回来了。于是我便迅速地把饭菜热好,果然十多分钟之后所有人和车便回来了,一下车便一眼看到他们都十分疲惫,一个个脸色苍白,看不出有一丝的血色,不知道的人肯定以为他们大病初愈,让人一看就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大家狼吞虎咽迅速吃了一点饭后便各自休息,第二天大家又投入到艰苦的工作中去了。就这样经过几天的艰苦奋斗,我们终于完成了这一期的工作回到了狮泉河。
这便是阿里测区艰苦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像这样的情况在每天的工作中真是举不胜举,几乎随处可见,但我相信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一定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地完成测绘任务!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