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如何管理、政府部门如何更好地为百姓服务?锡林浩特市引入现代城市管理理念,建设“数字城市”,搭建民生平台,建立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综合服务监督指挥中心,成为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开展数字化管理的城市。市委书记牛志美告诉记者,“以现代先进技术为手段,搭建精确高效的城市管理平台,是为了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为有效推进锡林浩特市数字化城市建设工作,牛志美和市长闫宏光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数字化城市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加快建立和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市里投资1305万元,建立了数字化城市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于今年7月25日入驻城市展览馆大厅,8月开始试运行。目前,大屏监控墙、计算机、工作台等硬件设备已经投入使用。评价监督系统已经建立,图层信息的采集工作正在开展,察哈尔大街等7条街道的部件信息采集完毕。视频监控大部分接入系统,并具备了视频储存功能。供热燃气办公室、市规划局等23个部门也与指挥中心实现了系统对接。目前,12319服务热线已经通过出租车顶灯LED电子显示屏、路名牌LED电子显示屏等进行广泛宣传。
牛志美对记者说,“数字城市”指挥平台的建立,一是做到及时受理。平台建立后,形成了群众拨打12319服务热线、网上举报、监督员直接上报和接受相关部门、上级交办案件等四个主要接办渠道,指挥平台的受理事项不仅包括了城市管理涉及的25个部门13大类、159个小类的内容,还涉及城市供电、供水、供暖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初步实现了拨打一个电话,解决各种问题的便民利民目的。二是实现了高效办理。接到举报信息后,接线员立即指派辖区监督员现场核实,值班长予以立案,派遣人员根据责任分工派遣到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理,并负责督促检查责任部门将处理情况反馈指挥中心,由监督员现场核查后,值班长予以结案。
“数字城市”指挥中心的建立,不仅仅是建立起了一个高效的城市管理机制,同时也为以最节约的成本搭建更广泛的民生平台创造了条件。“数字城市”指挥中心成立后,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各相关部门在平台上实现了资源共享,突破了条条框框,极大地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管理和服务的效能。
锡林浩特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以需求和应用为导向,以万米单元网格为城市管理基本单位,以城市管理信息库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构建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运行体制,达到一种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监控和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效果,采用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真正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提高城市运行水平和创新政府管理的目标。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