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美国年底将发射“好奇号”火星车 深空探测掀新潮

美国航天局22日发表声明宣布,今年年底将发射“好奇”号火星车,其主要任务是查明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存在适宜生命的环境。在航天飞机退役和“好奇”号准备升空的背后,是人类航天的梦想超越月球,瞄向深空,人类已掀起探索深空的新热潮。

  美国航天局22日发表声明宣布,今年年底将发射“好奇”号火星车,其主要任务是查明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存在适宜生命的环境。在航天飞机退役和“好奇”号准备升空的背后,是人类航天的梦想超越月球,瞄向深空,人类已掀起探索深空的新热潮。

  对月球和月球以外的天体和空间进行探测,称为深空探测。用于这种探测的无人航天器,称为深空探测器,包括月球探测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太阳探测器等。探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太阳系的起源、演变和现状;进一步认识地球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变。

  深空探测器离开地球时必须获得足够大的速度才能克服或摆脱地球引力,实现深空飞行,并且要想办法与想要探测的行星相遇。在能源方面,由于它远离太阳,很难再依靠太阳能保证有效载荷正常工作,因此多采用核能产生电能。在控制和导航方面,深空探测器飞离地球几十万到几亿千米,速度大小和方向稍有误差,到达目标行星时就会出现很大偏差,因此就需要更加先进可靠的精确控制和导航系统。

  前苏联和欧美等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起步较早。前苏联曾多次尝试探测火星,无奈先后失败。1965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水手”4号抵达距离火星表面不到9800千米的地方,拍摄了21张火星照片,同时探测到火星大气压还不到地球的1%,终结了所有关于“火星人”的科幻小说。1975年8月和9月,美国“海盗”1号、2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陆,发现了日后风靡全世界的所谓“火星人脸”。2004年,美国的“勇气号”火星车经过7个月的飞行后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并发回了蔚为壮观的火星全色全景照片,使人类对火星地表景观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欧洲对月球、火星、金星、彗星、太阳都有探测,尤其是它和美国合作的“哈勃”望远镜,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同样重视深空探测的日本2003年发射“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并于2010年返回地球。“隼鸟”号近距离拍摄了小行星的照片,研究了小行星结构,并从小行星上抓取了岩土样本。与此同时,日本先后发射“日之出”太阳探测器和“辉夜姬”月球探测器。

  2007年10月,中国自主研制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主要目的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2010年10月发射升空的“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的姐妹星。2011年6月,“嫦娥二号”飞离月球轨道,飞向150万公里外的第2拉格朗日点进行深空探测。

  当前国际社会的深空探测可谓热火朝天,深空探测已成为一个新潮流,甚至是航天大国的标志。(王桂红)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