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2011年智能运输大会在天津召开

2011年7月21日,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的“2011年智能运输大会”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成功召开。

  2011年7月21日,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的“2011年智能运输大会”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成功召开。

  本次智能运输大会以创建“快捷、绿色、高校”的智能运输发展新境界为主题,来自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机关单位、科研院所、企业与媒体将近一千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在两天的会议期间,将举办智能运输标准发展、交通运输物联网及RFID等9个分论坛,70余场嘉宾发言,对智能交通行业各个领域进行深层次讨论。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贺建华司长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根据我国“十二五”部署,交通运输业将按照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而作为智能交通构建与发展的基础,信息化对于促进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提升行业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将建立全面纵深的交通运输运行监测网络,提升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主题;提高交通运输系统全网联动协同应用的主题,在提升运行效率、服务公众出行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在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安全应急,服务决策支持方面全面提升,为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发展现代物流,实现低碳绿色交通发展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与报障。

  贺司长在讲话中提出智能交通领域下一步将重点:

  1、构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状态感知,数据应用与监管服务体系,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可视可测可控;

  2、构建综合运输的状态感知,数据服务与监管服务体系,实现多种运输方式运行协同与效能提升;

  3、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应用及公众需求的深入结合,重点在城市公交与出行信息服务方面;

  4、努力消除不同运输方式与出行方式,不同网络,不同地区及城乡间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的差异;

  5、在车路协调,船舶导航、管控与安全保障,生态交通等ITS前沿技术方面,结合国情,形成具有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并取得实际性的效果,协调发展;

  6、积极探索构建资金链,市场链、价值链,初步解决中国ITS发展机制与模式问题,在电子收费等领域实现规模应用,取得产业化的突破。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