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S新闻周刊》第32期独家策划“传统测绘业集体转型”封面(制作 雷鸥)
测绘管理模式不再“别扭”
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第一次以“测绘与地理信息”的名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可以追溯到2010年的9月份。9月14日,全国首个市级的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山东省临沂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挂牌成立。
国家测绘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曾在媒体上表示,目前我国测绘系统管理体制不顺畅,在国家层面,国家测绘局是国土资源部的二级局;而在地方则比较混乱,有的属于国土部门管辖,有的则属于规划部门管辖,有的将测绘部门和国土部门作为并列的两个部门,还有的则没有挂牌。“为了管理方便,我们希望地方各级政府能够保持国家的管理体制,统一名称,但这需要当地编制部门的批准。”这位负责人说。
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在这次揭牌仪式的致辞中提到,临沂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的成立是测绘管理模式和方式的重大变革,具有示范性、带动性和推动性,对加快数字城市建设、监测国情以及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临沂市及其所辖区、县的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承担政府职能,行政级别提升半格。这是测绘管理体制的创新,很值得在全国大力推行。”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秘书长丛远东在接受《3S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
或许就是从这个时候,人们意识到作为国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测绘局在国务院“三定”方案已经赋予其“监督管理地理信息获取与应用,组织、指导基础地理信息社会化服务”职责的情况下,开始尝试测绘管理模式的转型,使测绘数据的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政府部门或科研机构,而是扩展到公众和企业。
其实,早在2010年7月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已经发布了《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对浙江省测绘局进行了更名,并将其行政级别调整为省国土资源厅管理的正厅级事业单位。8月28日,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低调的举行了挂牌仪式,成为我国首个更名的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的成立实现了两个突破,其一是赋予了负责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工作的职责,并代为起草测绘与地理信息地方性法规、规章职能;其二是增加了负责组织和管理浙江省海洋测绘工作的职责。”丛远东说,“他们制定的《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管理办法》,是我国首个规范地理空间信息交换和共享活动的地方政府规章,很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关于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更名的消息就沉寂了下来,直到今年两会召开期间才又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杨维刚和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朋德都提交了关于国家测绘局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建议提案。他们认为地理信息监管已经成为国家测绘局的重要工作,但现有名称无法体现出这一重要职责,客观上造成了各部门及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的认识以及安全保密的要求还十分淡漠,对地理信息资源管理部门的了解还很模糊,给我国地理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利用、安全监管以及主管部门全面履行职责等造成了很大影响。更名后,将会突出显示国家对地理信息重要资源的管理要求,使主管部门更好地履行地理信息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职责,推动地理信息的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这些议案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国家测绘局最终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测绘局在回复给《3S新闻周刊》的邮件中表示。
两会结束后,关于各级地方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更名的消息便开始见诸报端:海南省测绘局更名、湖北省洪湖市测绘局更名、辽宁省阜新市成立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浙江省宁波市规划局加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牌子等等。这些密集的关于地方测绘局更名的报道也让人们在猜测着国家测绘局什么时候更名。
答案在2011年5月23日揭晓。当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测绘局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通知,李克强副总理在考察中国测绘创新基地时也表示将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制定规划政策,在财政、税收、政府的采购、市场的准入等方面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条件,营造环境。
国家测绘局正式更名后,随之而来的将会是更多的地方测绘局更名和挂牌。除此之外,有些地方如吉林、江西还成立了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协会,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即将更名为“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并且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审批阶段,一年一度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论坛”也会随之变为“地理信息产业大会”。
“这使得‘地理信息’已经不再被简单地认为是测绘部门利用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内业工作,而是一个与测绘并列的产业,并且这个产业本身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认可。并且这一系列的更名和挂牌也使得地方测绘和地理信息管理的行政机制被理顺了,对地方测绘和地理信息工作无疑有促进作用。”专栏作家蒋波涛在与笔者交流时如是说。
测绘企业“跳出原来的圈子”
李德仁院士曾经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随着3S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测绘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测绘是以生产地图为目的,一张地图就能够涵盖所有的信息;但是现在,地图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需求,这就迫使测绘必须“跳出原来的圈子”,从地理信息产业的角度看待自身的发展,以服务于各行各业的需求为目标。
“基础测绘是公益性事业,但地理信息却可以形成产业化,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两院院士李德仁在接受《3S新闻周刊》电话采访时表示。他在《论新地理信息时代》的文章中阐述了这样的发展空间,他认为“3G的出现,Web2.0理念以及相应技术体系对常规的以电子地图为基础的地理信息服务是一场革命。地理信息的社会需求已经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在最后,他还强调“在新地理信息时代,面向服务架构的应用代替数据驱动的应用后,必将拉动整个地理信息产业链条爆炸式增长。”如此巨大的空间使得一些测绘企业在国家测绘局更名前就注意到了地理信息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开始了相应布局。
“国家测绘局的更名传递给行业的信息总体来说就是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好、更高的平台。这对测绘企业,特别是测绘仪器的生产厂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南方测绘集团市场总监缪小林进一步解释说,“产业的发展必然对前端数据采集规模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绘仪器的市场需求将会加大;其次,地理信息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使部分测绘仪器能够走向大众,促使测绘仪器生产商加紧研制面向大众的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应用终端,如低精度的手持GIS采集器等。”记者在此前采访南方数码总经理谢刚生时也了解到,南方测绘集团在2010年初就宣布全面向地理信息产业进军,作为集团下属的企业南方数码也同时提出全面面向数字城市建设,并且将2011年定为“数字城市年”。现在,南方测绘集团已经形成了测绘仪器、卫星导航和地理信息三大业务体系,基本可以覆盖整个产业链。
同为测绘仪器制造企业的北京博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则选择了另外一条向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道路。作为北京京仪集团旗下的博飞公司,他们对处于地理信息产业链上游的数据获取技术研发投入了很大精力。“为赶上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我们公司于2010年11月成立了地理信息部,目的在于加强地理信息数据快速获取技术的研发与产品实现。”博飞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地理信息部主管蒋连江先生对公司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做出了如上解释。“我们正在研制一种智能型测量系统,用于快速采集地理信息地面数据和室内数据,解决一般数据获取手段难以采集到的数据死角问题。目前研制了两种设备,一种是基于双目技术的三维近景摄影采集系统,它可以非常方便地采集户外及室内三维GIS信息;另一种是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360度全景摄影采集系统,结合北斗定位技术和IMU惯导技术,它可以实现车载快速采集三维地理信息,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技术路线验证和算法研究阶段。”除了对数据采集技术的关注外,博飞公司还关注常规测绘仪器如全站仪和GPS等仪器设备对于采集地理信息数据时的兼容性与互操作性问题。为进一步发展地理信息业务,博飞公司正准备与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签署入园协议,力争成为第二批入园企业。
国家测绘局的更名也让有些测绘企业重新认识和定义了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的关系。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英成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更名意味着测绘行业的发展空间变大了,大家原先在行业内说测绘不是做地理信息的,但现在更名后,以测绘为主的企业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地理信息行业了。”中测新图是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遥感工程技术中心转制建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航空摄影测量领域拥有较雄厚的实力。相对于博飞公司通过在产业链上游深耕进入地理信息产业,中测新图选择的未来方向则正好相反。虽然他们已经新近研发了无人机、应急测绘车、数码相机等产品,并且还在策划通过传统航摄衍生出来的新业务,但是他们更希望可以在诸如电子地图、导航这样的后端服务领域发力。“类似于电子地图和导航这样的服务才是真正走向老百姓,走向市场的。虽然国内互联网地图的市场竞争已经很激烈了,但服务绝对是我们这个产业发展的大方向。”李英成如此规划着中测新图的未来。
如果说国内的测绘企业才开始迈出进入地理信息产业的步伐,那么国外的测绘企业则早已开始了相关的业务布局,并且出现了大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以实现对产业链的覆盖。
徕卡测量系统至今已经拥有192年的历史了,是全球知名的测绘仪器制造厂商,在2001年,其将美国著名的遥感软件公司ERDAS并入,使自己拥有了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遥感图像处理系统软件,将自己的业务由硬件拓展到了软件领域。但是在2005年,徕卡测量系统却被瑞士海克斯康集团收购。这起收购事件发生在海克斯康集团进军地理空间行业后不久,在此之前,海克斯康仅专注于测量技术市场,这成为当时极具轰动性的事件。
在2010年,海克斯康又以21.25亿美元的现金购买价格收购了鹰图公司,成为地理空间行业最大的收购之一。鹰图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工程和地理空间软件供应商,在被收购后,其将以现有名称和品牌成为海克斯康旗下独立的全资子公司。有专家认为,这起收购将促使测绘、遥感、摄影测量和GIS更好的融合。海克斯康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Ola Rollen则提出了一个大胆但又毫不夸张的想法:海克斯康将建立一个信息系统,在这里客户可以从“摇篮”到“坟墓”都生活在同一个系统中,完成整个生命周期。这或许将对地理空间行业的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可能会成为国内测绘企业今后业务发展模式的参考,。
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测绘企业都不大可能再固守着原有的“一亩三分地”,这就需要像李德仁院士提到的“跳出测绘的圈子”,和地理信息产业“亲密接触”,甚至还会和资本“拥抱”。现在,已经有10家地理信息产业内的企业在海内外上市了,其中包括测绘装备制造企业中海达。他们的上市,已经引起了投资机构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关注,预计在未来的三至五年里,还会有更多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李英成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中测新图将在未来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内上市,目前已经开始和券商接触了。不过,四维图新总裁孙玉国在一次演讲中也指出了目前地理信息企业在和资本接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大部分地理信息企业规模都偏小,而且大部分都是软性资产,固定资产较少,没有抵押。因此,总的来看那导致地理信息企业获得融资和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获得贷款的额度也有限,制约了企业的做大做强。此外,地理信息企业的融资渠道也较为狭窄。”这或许会为预备上市的测绘企业提供一些借鉴。
转型只是刚刚开始
而对于测绘系统的事业单位来说,现在则要面临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中央已经确定了一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到2015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意味着测绘系统的事业单位也将按照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这三个类别分别转换为行政机构、企业和保留从事公益的事业单位。这同样是测绘转型过程中不能被忽视的事情,也必将会经过一段时间的阵痛期。
现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传统测绘的转型也还只是刚刚开始。对于未来,或许就如刘先林院士回复给《3S新闻周刊》的短信所言:这个行业将围绕GIS的框架、基础建设、数据获取、数据加工、数据库建设以及服务展开;这个行业将在从业人员人数、产值规模、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张凯)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