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服务应用雨后春笋般的增长使LBS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从最初的GPS定位,到现在与流行的签到、商铺搜索、交友,LBS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过当LBS过了最初的“甜蜜期”之后,业界和开发商开始共同反思LBS的现状和未来,体现在表面上的就是一些LBS应用在功能方面的转变,而较为深入的则是进一步的资源整合和大方向的调整。
很多人认为LBS的社交之路在国内会颇为艰辛,有人认为LBS将迎来泡沫期,还有人认为LBS将成为主流应用的标配进而普及,关于LBS的讨论确实有很多方向。那么LBS在国内开发商的未来和期望会是怎样的?相信这也是很多人所关心的,为此我们特别采访到了开开的CEO穆荣,作为国内最早从事LBS的开发商之一,他在本次的专访中为我们讲解了LBS的发展历史以及对未来方向的预期。
记者:您在位置服务和手机地图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否谈谈你眼中LBS的发展经历和创业经历?
穆荣:我从01年开始创业,之前也是做手机软件的,不过那时候做的是行业方面的软件,比如给公安、警察用的,后来在05年的时候觉得3G马上就要发牌了,我们想也许是时候将这种给公安做的类似于对讲的软件做给普通的用户了,所以就和江苏移动合作推出了一个类似于飞信的软件,但考虑到外企的融资与公安相关部门的一些事项,我们决定将公司一分为二,拆分出一个公司专门做移动互联网的各种业务。后来不巧的是中国移动统一做了飞信,所以我们觉得这个项目不太成立,于是在06年年初重新考虑新的方向。
后来我们觉得位置服务很独特,游戏等等已经有一大把的竞争者了,作为一个小的创业公司很难与他们竞争,但位置服务可能会不一样,它不像是PC有固定的场合,它是手机上面的一个特有功能,可以跟着用户跑来跑去,所以我们觉得有机会在这个领域做出点成绩。然后我们就推出了“贝多”,有点类似后来发布的google的latitude,而不是现在的签到类、手工确定在某个场所的应用,这是在07年底发布的产品。
后来3G真正发牌就是09年的事情了,发牌之后我们看到一个趋势,白领用户的比例在不断增加,这就带来了挺多的变化,一个是客户端和UI上的变化,另外他们对产品的要求和原来大学生、工人为主的群体不同,他们花的时间没那么多,更多的都是零碎的时间,而之前贝多的用户每天要花四、五个小时在上面,所以我们开发了很多功能给他们。但我们在调研白领用户之后发现,他们对交友的需求不是那么强,尤其是比如说二十岁左右的白领更多的是维护现有的社交圈。
再后来Foursquare推出了签到应用,我们觉得这个应用还是很“二元化”的,所以后来推出了签到的应用,也就是现在的“开开”。目前我们想做的事是将贝多和开开的社区合并,并打通两个账号,这在下个月可能就会有所体现,现在两个应用的后台已经打通了。
记者:现在开开在移动互联领域都取得了哪些成绩,有没有一些准确的数据?
穆荣:开开从去年到现在的用户达到了100万左右,现在正在开发开开2.0的版本,一切顺利的话九、十月份可以发布。LBS开始向各个方面进行探索,比如LBS社交、游戏、本地生活服务,基于位置的电子商务,而开开以后的重点仍然是在社交和内容方面做深入的研究,希望2.0版本能让用户觉得除了签到之外,还有更有价值的信息,就比如本地的新闻。我们发现在所有新闻中有一半左右的都是可以精确在某一地点的,将来如果我们能够知道用户的个人喜好和兴趣点,我们就将这部分的信息呈现给用户。
记者:你怎么看待LBS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地位,LBS以后会有什么新的发展方向吗?
穆荣:我觉得LBS将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的角色,就相当于计算机在企业中的角色,LBS是一个万精油,因为当你拿着手机出门的时候,可以跟它搭上边的东西太多了。之前大家都讲移动互联网中的碎片时间,其实碎片地点也是一个因素,和它相关的有很多,它实际上是增加精确性和相关性的另一个切入点,因为手机的屏幕很小,信息越精确越好。
LBS之所以在现在发展得这么好,首先是Google、苹果等都把开发的门槛降低了,大家都可以来做一些这样的功能。第二个就是需求的驱动,大家都相信这个东西可能会成为标配,这一点没有什么疑问。现在业界都在想的可能是如何挖深,在这个点上抓住用户的心。
记者:LBS的竞争越发激烈,可能之后还会有诸如腾讯以及终端硬件商的涉足和加入,最近听说一个观点,未来2-3年内LBS的发展将面临较大的洗牌,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穆荣:我觉得从目前“签到”的角度来看是会有一个变局,Foursquare去年在美国很热,结果国内出现了二三十个类似的软件,有可能再过了一年回头看,LBS只解决了L(Location)我在那儿的问题,后面的内容如何组织,如何让用户觉得信息更有用的S(service服务)部分还没有解决,所以一年后再回头看LBS的很多现有服务会出现明显的分化,这是肯定的。
对于巨头公司的问题,这属于创业的第二个阶段,第一步是去解决如何满足用户,第二步才是如何应对竞争,目前的LBS还普遍处于前者状态,关于第二步如何应对竞争,这其实没有更好的答案,你只能跑得比竞争对手更快,在某一点上更专业,除非你有一个专利,否则没办法更好的保护自己。但有一点可以证明的是,如果大头儿们投入非常多的精力来做LBS,本身说明了这个市场是很大的。现在移动互联网比较好的是,只要找到一个切入点,资金还是比较充沛,可以很好的组织社会资源的。你或许不能组织到像腾讯一样的流量资源,但最关键的还是创意和产品本身解决的用户需求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后面的也是“快乐的烦恼”。
记者:您个人认为未来的LBS应该是什么样的?
穆荣:从现在来看LBS其实才做了一点点,记录足迹是做到了,但后面的几“探索城事”其实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还是很难的。比如说我们坐在办公司中个,方圆1公里之内的店铺可能有很多家,但我们感兴趣的可能只有5%;在这里发生的新闻有1万件,但我感兴趣的只有500件,所以现在需要我们做的是,如何通过个人的喜好作出分析,然后把周边这个人感兴趣的东西过滤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考虑到哪里寻找数据源,以及算法本身是非常有效的。所以LBS有一个很好的方向就是,不是以一个搜索为目的的软件,是一个你做搜索我不反对,但我们会推送给你你感兴趣的信息。这就不像是“男人购物”(目的性很明确),而是“探索式女人逛街”(你不知道你会发现什么好东西)。
记者:LBS被认为是最适合地面商户的形式,比如签到获得优惠券会给商户带来很大的优势。但以后随着竞争的激烈,一些优惠软件可能不需要签到直接提供给用户优惠,那当这个时候像开开一样的软件会如何应对呢?
穆荣:其实签到和优惠券是两种需求,签到本身涉及的是社交、情感类的需求,尤其是记录自己的足迹,就好比是有人喜欢天天记日记一样,这个需求是存在的。优惠券的需求也是存在的,省钱是大家共同的需求,但我认为这两个需求没有相互抵触性,不是一个发展起来之后,另一个就会受到排挤,区别在于每个用户的接受程度是多大。
记者:现在开开内置了团购功能,但由于移动支付没有很好的解决,就像是一颗高高的树上挂着果实,诱人但不够不到。现在第三方支付拍照已经下发了,那开开以后是不是着手这一领域呢?
穆荣:我们对于移动支付这一领域的看法是等待果子成熟,我们不会去给它施肥、浇水,因为毕竟这是产业链上的事情,超出了我们的能力之外,所以我们更希望的是等到它成熟之后在投入一定的精力。
记者:最后再向我们介绍下贝多旗下的几款产品吧!
穆荣:开开针对都市中的年轻人和白领用户,主要功能是一个是记录足迹,一个是现在正在解决的帮助探索周边的城市,现在与预期还远远不够,所以接下来会有很多升级,最近一次会体现在2.0版本上。贝多也是一个LBS聊天交友的社区,但它更像是将位置实时直播,模式上更侧重交友;驴博士是一个地理数据的平台,它向我们的合作伙伴提供150个城市的基站/Wi-Fi、定位能力,以及地理数据支撑的平台,现在微软Bing手机客户端、搜狗地图、阿里巴巴都在使用。(邹蕾)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