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湖南省首次启用无人航测飞机航拍旱情

针对今年的旱情,我们航拍制图是为了给省国土资源厅与国土资源部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对旱情做出精准的评估和预测,拟定出对干旱灾情的预警处理方案。


 泰伯网

  航拍照片上显示藕池河西支已变成一条细流

泰伯网

  技术人员准备进行航拍任务

  自5月中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持续升级,涉及湖南、江西、安徽等地。而我省种粮大县益阳南县、桃江旱情尤为严重。

  昨日上午,益阳南县牧鹿村上空突然飞过一个“陌生来客”――无人驾驶航测飞机,这是省第二测绘院相关工作人员正在对当地的旱情实施空中航拍。

  据悉,这也是湖南首次启用无人航测飞机航拍旱情。

  没有预兆的大旱,让村民有些茫然

  “50多年来,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干过,村里的一条从未干涸、曾经可以跑船的河,前几天干了。”南县牧鹿村博士大道附近的村民对记者说。

  记者在当地看到,不少稻田已经开裂、荒置。除了干枯的油菜梗,偶尔还能发现一两片地插有棉花幼苗。村民常建明告诉记者,“这是5月21日下了场雨抢栽下去的,现在又连续晴了近半个月,一直长不高,不晓得能不能活下去。”

  “现在你们能做些什么?”记者问。

  “以前还到周边的沟里、河道里找水,现在水基本上抽干了。”常建明说,目前村民们的最大愿望就是下一场大雨。

  记者观察到,这场没有任何预兆的大旱,令这些靠种粮谋生的村民有些茫然。

  “我今年种了5亩地的莲藕,如果继续干下去,要不了多久,这些莲藕保不住了。”村民孙华平对记者说。

  “这秧苗没法种了。”一对挑着水桶浇完棉花幼苗的夫妻告诉记者,绝大部分稻田,已经无水倒映他们行走在田埂上的背影……

  航拍照片:藕池河西支等河流几乎干涸

  昨日上午8点15分,省第二测绘院相关工作人员带着一套SuF30飞雁无人机系统抵达南县牧鹿村。

  1个小时左右,无人机组装完毕。据技术人员介绍,无人航测机起飞前的准备包括电子地图、航线设计、起降点选择、相机充电安装、电池充电、降落伞准备、93升汽油调配(机油和汽油的比例为1∶30)、起飞重量为22Kg。

  “由于场地的原因,本次采用弹射式起飞和伞降。”省第二测绘院工程师告诉记者,省测绘科技研究所也发射了一套无人机航测系统对益阳桃江旱情航拍。

  “3,2,1。”三声倒数,上午9点51分,SuF30飞雁无人机2号机载着航测用相机顺利升空,高度达到800米左右后,按照之前设计的航线执行航拍任务。“此次拍摄的范围横跨11公里,主要是拍摄南县境内河流干涸情况等。”

  无人机上天以后,一旦进入航线,便自动根据设定好的航线飞行,不需要人工操作,只有起飞和降落时需要遥控。“能见度高,天上无风,十分有利于拍摄。”技术人员表示。

  在盘旋飞行1个多小时后,上午11点44分,无人机安全伞降,顺利完成此次航拍任务。记者通过航拍的照片看到,位于南县东边的藕池河西支等河流几乎干涸。

  “此次航拍的效果很好,我们会进一步分析处理。”湖南省第二测绘院相关人员说。

  为相关部门提供第一手资料

  湖南省第二测绘院相关人员介绍,之所以选点在南县,是因为这里旱情比较严重,有代表性。

  据南县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魏东林介绍,南县是我省种粮大县,耕地面积有621.41公顷,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等,因为今年旱情比较严重,大面积的早稻、棉花没有种植下去。

  而关于此次航拍的意义,湖南省第二测绘院无人机航测遥感分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今年的旱情,我们航拍制图是为了给省国土资源厅与国土资源部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对旱情做出精准的评估和预测,拟定出对干旱灾情的预警处理方案。”

  据了解,针对旱情,南县水利局等相关政府部门采取节流、挖井、把水集中起来排灌等措施,积极应对旱情。(王城长)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