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也可以像天气预报一样,得到准确的估测,一个样方区域的精准度达95%以上。昨日,中科院测地所透露,该所完成中南地区农情调查,建立的耕地产粮能力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可实现粮食产量的高精度预报。
测地所研究员黄进良介绍,此项目研究采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结合地面调查,针对水稻、大豆、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实时掌握分析耕地资源利用强度、水资源保障、农业灾害、作物长势等方面的22项指标,以实现耕地资源和耕地产粮能力监测与预警。每个月可提供一份综合农作物长势分析、农业灾害评估等方面的报告。在收获前一个月,能提前预报农作物产量。
黄进良说,粮食产量的准确预报,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同时在国际粮食期货市场,预知国内及主要产粮国的粮食产量,能在交易中获取主动权。农情遥感信息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和粮食企业效益具有重要价值。
上世纪90年代,测地所在监利县开始卫星遥感预报粮食产量的试验研究,此后逐步扩大研究区域,不断改进技术,至今已形成较完善的农情监测预警模型与集成系统,实现耕地产粮能力的短期和中期预报。
{{item.content}}